王一鸣贝壳 作品

第110章

    在国企老总的位子上拼杀了十几年,赵经天冷眼旁观,已经看到了太多这样的例子,有时候,从伟大到渺小,只是一夜之间。

    失败的英雄就不再是英雄了,在我们这个时代,人们已经没有了足够的宽容和耐心。

    对一个国企老总的评价,你要么是非常成功,要么就是非常失败,实在没有第三条路可走。

     所以,即使是大权在握,可以一掷千金,甚至是万金,在重大的投资项目上,赵经天是非常谨慎的。

    虽然最后的决策权还在他手里,但整个董事会的高层领导,大家也都可以提出不同意见。

     像天伦这样赫赫有名的大集团,虽然是真正的财大气粗,整个集团,现在的资产,都达到三四千亿元了,但对于上百亿的项目,也都是经过严格的评审的。

     还有一条,就是他们特别看重当地政府的配合程度。

    和省里主要领导的私交好不好,也是一个他们重点权衡的问题。

     毕竟他们是土生土长的中国公司,知道在这片土地上做事情的规矩。

    你要想做那么大的项目,如果离开了当地官员的鼎立支持,是不可能成功的。

     前些年之所以天伦集团忽视了在西江省的发展,就是上述两个主要原因促成的。

     在谢青松和钱名贵的时代,他们一个是省委书记,一个是省长,都是土生土长的西江本地人,他们积累的人脉关系,都在当地,他们更加信任的是,那些从小就一起长大的铁哥们,好兄弟,即使你是国有大企业,你的进入,虽然可以短期内带来很大的投资效应,但资源这个东西,是谁控制在手上,谁就有无穷无尽的财富的。

    你一个外地企业,两眼一抹黑,要关系没关系,是很难在当地办成大事情的。

     赵经天和他们,也没有什么私人交往,也就打消了立即到西江拓展业务的想法。

     到了杨春风和刘放明的时代,天伦集团才开始在西江开展小规模的项目,像收购了当地几家有色金属冶炼企业,在江城市买了几块地皮,搞了几个规模中等的楼盘,这些在赵经天看来,都是小打小闹,这些项目加起来的投资,也只有几十个亿,对于他领导的一个几千亿资产的大集团,甚至可以忽略不记。

     这一次他到西江,是有所准备的,他看重的是西江丰富的水力资源、矿产资源和相当低廉的土地价格,这里刚刚掀起一轮大开发的序幕,这个时候进入,成本是最低廉的,最关键的是,现在这里有自己的好兄弟。

    王一鸣来了,在政界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