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鸣贝壳 作品

第119章

    古人早就说过,子孙果贤,要钱何用?子孙不成器,有钱何益?再说了,当官就不能爱钱。

    岳飞就说过,“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死,才能天下太平”。

    现在那么多的官员走上了违法乱纪的道路,归根结底,就是爱钱。

     于是,王一鸣说:“大哥,我还要非常感谢你。

    你为我考虑的事情,简直是太周全了。

    我相信日后,还会有大量麻烦大哥的事情。

    但是,那些钱,我是不会要的。

    这不符合我的个性,原则。

    至于王礼的事情,我还没有考虑清楚,但我相信一点,儿孙自有儿孙福。

    他日后果然有出息,是用不着老子给他准备的太多钱的;日后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没多大出息,给他太多的钱,反而是祸害。

    至于我,国家给我的待遇,够了,我是个穷孩子出身,知足,我现在想的,就是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多干点工作,为老百姓多做点事情。

    你看,老百姓现在多么不容易啊!祖祖辈辈居住了多年的老宅子,说拆迁就拆迁了,你也看了,那一个个门店,都是一个家庭的依靠啊!许多人没工作,他们靠的就是在路边摆个摊,设个点,卖点针头线脑的,养家糊口。

    有的就是靠出租房子的收入,维持一家人的生计。

    你看他们看我们的眼神,那眼睛里,简直是要喷火啊!如果补偿的标准高一点,把他们安置的好一点,使他们的生活有所保障,他们抵触的情绪肯定会少一点。

    如果像现在约定俗成的补偿标准,那简直就是赤裸裸的抢劫啊!只不过这样的抢劫,是利用冠冕堂皇的理由,依靠政府的强制力和强大的资本。

    在官商的合谋下,地处市中心繁华闹市区的珍贵地皮,以低廉的价格,就被征集起来,搞了大的房地产项目,一下子就增值了几十倍。

    一平方米补偿给拆迁户的,是几千元。

    一旦建好了商铺,就可以卖几万甚至十几万一平米。

    这中间的差价,老百姓难道看不出来吗?他们如果有自主权,可以自己盖商铺,不是把利润留在了自己手上吗?这样下去,老百姓怎么能没有怨言呢?心里怎么会服气呢!所以我想了,这次天伦世纪广场项目,一定要让利于民,不能太苛刻,要合理的提高补偿标准,让大家都能够心安理得,这样赚的钱也光明正大,我协调这样的项目,也心情舒畅。

    我可不想再见到市民用那样的眼神看我,心里发毛啊,真不是滋味!” 赵经天听王一鸣说了一大通,心里掠过一丝不易觉察的不快。

    心说:“好小子,你倒学会装好人了。

    我是商人,没有利益的事情,我会来吗。

    ” 但他现在,还不至于和王一鸣翻脸,王一鸣是自己父亲看得起的人,虽然和自己有些不对路,但没有任何利益冲突,只不过和自己出发点有些不同罢了。

    自己是为公司,也是为了国家。

    王一鸣是为当地老百姓。

    正所谓各为其主。

    都没有错。

    再说了,这个王一鸣真是有些傻子的精神,现在还这样想的高级干部,实在是不多了。

    赵经天一天到晚,接触的都是位高权重的高级干部,不是这部长就是那书记的,他承认,很少见到像王一鸣这样单纯的人。

    人家想的都是怎样升官、发财、玩女人。

    他倒好,洁身自好,不爱钱,也不玩女人,一心想的是为老百姓多干些事情,好人哪,真是稀有动物啊!你还别说,说不定这样的人,真能干出一番大事情。

    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