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短短一月之内,甘家便破产,爹娘身亡,兄长入狱,幼弟不知所踪。

     这些消息,还是卓五后来替她打听来的,不然她什么都不知道。

     卓五说,清水镇遭了水患,镇上修的拦洪堤垮了,洪水四处横流,清水镇上的人死了一大半。

     甘茂国和魏玉兰就是死在这场大水里。

     后来有人举报,说甘家卖给官府用来修堤固坝用的竹条全都是陈竹,烂竹,达不到要求。

    经查实后,甘家被罚没了家产,甘宝源也锒铛入狱。

     甘采儿后来常想,如果甘家能早些离开清水镇,是不是就能避开那场水患?是不是也不用参与到修堤坝的工程里? 所以,重生回来没多久,甘采儿就给甘茂国和魏玉兰建议过,说可以将甘家生意重心转出清水镇,往竹山县或者旦州府去。

     只可惜,两人对此都不上心。

     甘茂国从来就没什么雄心壮志,他觉得守着清水镇,踏踏实实把生意做好,衣食无忧,做一方富家翁,便是很好了。

     甘采儿说得多了,他就吹胡子瞪眼,对她生气,你为了夫婿竟是要鞭策你爹上进? 甘采儿无语,只好住口。

     至于魏玉兰,她前半生见惯了纸醉金迷,穷奢极侈的生活,后半生只想安稳地度余生。

    对于再扩展什么生意版图,她是一丁点兴趣都无。

     见爹娘都说不通,甘采儿只好筹划着自已上。

     可她脾气倔,性子直,心里存不住事儿,人又冲动,实在不是经商的料。

     前次她说想赚钱时,魏玉兰给她的建议就是入股。

    找一两家有前途的商铺,拿钱去入股,然后等着分红,虽然赚得少些,但也是不错的生钱途径。

     最后,在魏玉兰给她列出的一大堆的铺子中,她挑了一家开在旦州府的绣庄,霓裳阁。

     魏玉兰十分诧异:“你竟选绣庄?” 要知道甘采儿从小到大完全不碰针线,她最不爱做的,就是女红。

     甘采儿挽着魏玉兰胳膊笑:“绣庄多好呀,好看的料子,好看的绣样,都能先旁人一步,第一时间挑选!” 原来这样,魏玉兰一笑。

    这倒是甘采儿的风格,但凡好的东西,都要抢先一头。

     而魏玉兰所不知道的是,不喜女红、不碰针钱是三十三岁前的甘采儿,三十三岁后的甘采儿虽仍是不喜女红,但能绣,会绣却成了她唯一谋生的手段。

     兰母谢琼芝会得一手好绣功,她的双面异绣,号称京都一绝,求之人甚多。

     甘采儿与兰亭舟成婚后,有一段时间,兰母曾每日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