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玉贞崔净空 作品
第14章
前,钟济德还不是此地的一个落魄的教书先生。
钟家从京城远赴来此地避难,驾着宽敞奢华的马车,家财丰厚,不然也不会建起这么一座气派的四合院来。
钟济德曾官至工部尚书,却在党争最激烈的时候不慎落下把柄,为了活命,在旧友的帮助下连夜和妻女逃来此地,伪装成一个教书先生过活。
而崔净空此子,绝非池中物。
彼时他郁气横生,不甘心日后只委身于乡野间,只隐约听妻子提过一嘴,她看一个不时在村口游荡的小叫花子可怜,起了善心,招他来家里做工。
崔二那时候十三四岁,在他授课时躲在墙角偷听,见他并不驱赶自己,之后便正大光明站在窗户外听课。
某天夜里,钟济德趁着酒兴诗意大发,对月吟诗一首,不料回头却见崔二静静站在不远处。
他一时起了逗玩的念头,承诺如果他把自己方才随口吟作的那首诗背出来就赏五两银子。
不料这孩子睁着眼睛望向他,居然一字不差。
他心里一惊,认真考校,从《大学》《中庸》到五经,虽然崔二直言自己不识字,但光靠死记硬背,竟然无一不是对答如流。
他捡到了一个神童! 钟济德兴奋得一个月没好好睡觉,以为这是上天的垂怜。
他胸有成竹,把崔净空挪放在了布局的关键位置要把他打磨成最有用的棋子,崔净空日后将会为他铺好回京的通天大路。
可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崔二确实如他期盼的那样日渐长大。
博学,沉稳,喜怒不形于色,对他的恭敬远胜寻常,然而那种好比风筝脱线的失控感却越来越强烈。
他六十有一,身体每况愈下,今年更是因一场风寒缠绵病榻半个月,险些没挺过来。
一边是暮气沉沉,呈现老态龙钟之势的自己,不知还有没有重返官场的可能;另一边,崔净空却正值青春年少,恰如初升的红日,在他为其筑基的高楼上光芒万丈,手可摘星,如何不令他心态失衡,嫉贤妒能? 于是次次下狠手责罚他。
把崔净空引入这盘棋局,究竟是棋差一着,还是能彻底扭转乾坤……?
钟家从京城远赴来此地避难,驾着宽敞奢华的马车,家财丰厚,不然也不会建起这么一座气派的四合院来。
钟济德曾官至工部尚书,却在党争最激烈的时候不慎落下把柄,为了活命,在旧友的帮助下连夜和妻女逃来此地,伪装成一个教书先生过活。
而崔净空此子,绝非池中物。
彼时他郁气横生,不甘心日后只委身于乡野间,只隐约听妻子提过一嘴,她看一个不时在村口游荡的小叫花子可怜,起了善心,招他来家里做工。
崔二那时候十三四岁,在他授课时躲在墙角偷听,见他并不驱赶自己,之后便正大光明站在窗户外听课。
某天夜里,钟济德趁着酒兴诗意大发,对月吟诗一首,不料回头却见崔二静静站在不远处。
他一时起了逗玩的念头,承诺如果他把自己方才随口吟作的那首诗背出来就赏五两银子。
不料这孩子睁着眼睛望向他,居然一字不差。
他心里一惊,认真考校,从《大学》《中庸》到五经,虽然崔二直言自己不识字,但光靠死记硬背,竟然无一不是对答如流。
他捡到了一个神童! 钟济德兴奋得一个月没好好睡觉,以为这是上天的垂怜。
他胸有成竹,把崔净空挪放在了布局的关键位置要把他打磨成最有用的棋子,崔净空日后将会为他铺好回京的通天大路。
可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崔二确实如他期盼的那样日渐长大。
博学,沉稳,喜怒不形于色,对他的恭敬远胜寻常,然而那种好比风筝脱线的失控感却越来越强烈。
他六十有一,身体每况愈下,今年更是因一场风寒缠绵病榻半个月,险些没挺过来。
一边是暮气沉沉,呈现老态龙钟之势的自己,不知还有没有重返官场的可能;另一边,崔净空却正值青春年少,恰如初升的红日,在他为其筑基的高楼上光芒万丈,手可摘星,如何不令他心态失衡,嫉贤妒能? 于是次次下狠手责罚他。
把崔净空引入这盘棋局,究竟是棋差一着,还是能彻底扭转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