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玉贞崔净空 作品
第202章
十二岁便背井离乡,独自前往陌生的地界读书,虽说暗中有侍卫护身,身旁有凝冬帮衬,可哪儿比得上母亲在侧,事无巨细照顾呢?
只消一提起这些往事,心酸便止不住要上泛心头。
启知学院的孙夫子年老体衰、行动不便,对喜安这个关门弟子,实在心有余而力不足。
况且越往上考,便越引人注目。
光是一个童生或是秀才并无什么稀奇的,举人却大不一样。
喜安十岁时,崔净空从京城那团浑水中全身而退,下调为江南道的提督学政,于荆城中任职,得以同冯玉贞朝夕相伴。
然而京中仍有一些人知悉喜安的存在,慎重考虑,以防牵连喜安日后遭人拆穿,冯玉贞与崔净空商议整整半年,争执不下,最后是喜安亲自下的决定。
崔净空为她捏造一个新的身份,去往江南道青阜,扮作青阜一个没落世家冯氏的远方堂亲。
加之当地的学堂久负盛名,权衡利弊,虽然冯玉贞心头万般不愿,还是无奈敲定了这条路子。
十二岁的冯喜安便孤身去了距离荆城百里之外的青阜求学。
她刚走那会儿,活像是带走了冯玉贞的半片神魂。
她有时坐在檐下,眼睛偶然瞥见一处地方,便猛地想起喜安曾坐在那儿吃果子,眼泪扑簌簌落下。
喜安离开不过三个月,冯玉贞便因忧思过重,患上风寒。
病情来势汹汹,偏生又灌不进药,吃进去多少便全要吐出去,险些折了半条命进去。
这三年间,冯喜安多时回来三四回,少则一二回。
冯玉贞自然是想的,日思夜盼。
可在外求学,又岂是她想见就见的? 每年回来喜安都有许多变化。
外貌也好、性情也罢,这些变化叫当娘的她看见,无外乎是心疼与惊诧的她不免要想,喜安究竟在外吃了多少苦,才变成现在这般老成而持重的模样? “阿娘,女儿一切都好。
我既然决意要科举为官,便不惧这些苦楚。
”冯喜安放下碗,拿着手旁的帕子擦拭唇周:“阿娘也清楚,这回秋闱,我是故意落榜的。
去岁时便商酌过,我终究是年岁太轻,十五岁的举人太过扎眼,还需再缓上三年。
” “枪打出头鸟,刀砍地头蛇。
我只是偶尔觉得不平,分明安安有这个才学,却偏要藏着掖着,太过憋屈了些。
” 冯玉贞叹一口气,收起桌上碗碟。
冯喜安与她肩并肩走进厨房。
如同以往任何一个生辰,挽起袖子,默契地揉面团、拌陷、包饺子。
挨到晌午下锅,娘俩吃了两盘热腾腾的饺子。
午后,两人坐在院中晒太阳。
冯玉贞手持绣面,这么些年以来,她仍是定期向绣坊交付织物风雨无阻。
只是那场风寒病重痊愈后,委实伤到了身子骨,受不得劳累,比不上先前手脚麻利了。
手里慢慢织绣,女人
启知学院的孙夫子年老体衰、行动不便,对喜安这个关门弟子,实在心有余而力不足。
况且越往上考,便越引人注目。
光是一个童生或是秀才并无什么稀奇的,举人却大不一样。
喜安十岁时,崔净空从京城那团浑水中全身而退,下调为江南道的提督学政,于荆城中任职,得以同冯玉贞朝夕相伴。
然而京中仍有一些人知悉喜安的存在,慎重考虑,以防牵连喜安日后遭人拆穿,冯玉贞与崔净空商议整整半年,争执不下,最后是喜安亲自下的决定。
崔净空为她捏造一个新的身份,去往江南道青阜,扮作青阜一个没落世家冯氏的远方堂亲。
加之当地的学堂久负盛名,权衡利弊,虽然冯玉贞心头万般不愿,还是无奈敲定了这条路子。
十二岁的冯喜安便孤身去了距离荆城百里之外的青阜求学。
她刚走那会儿,活像是带走了冯玉贞的半片神魂。
她有时坐在檐下,眼睛偶然瞥见一处地方,便猛地想起喜安曾坐在那儿吃果子,眼泪扑簌簌落下。
喜安离开不过三个月,冯玉贞便因忧思过重,患上风寒。
病情来势汹汹,偏生又灌不进药,吃进去多少便全要吐出去,险些折了半条命进去。
这三年间,冯喜安多时回来三四回,少则一二回。
冯玉贞自然是想的,日思夜盼。
可在外求学,又岂是她想见就见的? 每年回来喜安都有许多变化。
外貌也好、性情也罢,这些变化叫当娘的她看见,无外乎是心疼与惊诧的她不免要想,喜安究竟在外吃了多少苦,才变成现在这般老成而持重的模样? “阿娘,女儿一切都好。
我既然决意要科举为官,便不惧这些苦楚。
”冯喜安放下碗,拿着手旁的帕子擦拭唇周:“阿娘也清楚,这回秋闱,我是故意落榜的。
去岁时便商酌过,我终究是年岁太轻,十五岁的举人太过扎眼,还需再缓上三年。
” “枪打出头鸟,刀砍地头蛇。
我只是偶尔觉得不平,分明安安有这个才学,却偏要藏着掖着,太过憋屈了些。
” 冯玉贞叹一口气,收起桌上碗碟。
冯喜安与她肩并肩走进厨房。
如同以往任何一个生辰,挽起袖子,默契地揉面团、拌陷、包饺子。
挨到晌午下锅,娘俩吃了两盘热腾腾的饺子。
午后,两人坐在院中晒太阳。
冯玉贞手持绣面,这么些年以来,她仍是定期向绣坊交付织物风雨无阻。
只是那场风寒病重痊愈后,委实伤到了身子骨,受不得劳累,比不上先前手脚麻利了。
手里慢慢织绣,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