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一般,啥通告也没有。

     整个《氧气》一共就二十集,拍摄约四个月,陈清和祝翀相继加盟后,想投资的人很多,但有了陈清的一个亿,何龙等人就挑上了。

     什么?你想投资《氧气》?那也得我们接受你的投资才行。

     这部剧本身也不需要多大成本,特别是祝翀、陈清许两大主演要求的片酬都不高的情况下,《氧气》剧组的其他角色都邀请了有演技的实力派,把钱都花在了电影级画面上。

     经历了《一百三十号》,陈清的演技突飞猛进,哪怕和祝翀对戏,也一点不虚。

     陈清参演的场次,几乎都是一条过,有问题也出现在别的演员上。

     何龙盯着监视器,水都忘了喝。

     “太可怕了。

    ” 要知道所谓的演技实力派,并不像观众看到的那么简单。

     一场戏,有多个视角,少则拍个两三遍,多则拍个五六遍,一般所谓的一条过,不是真的只拍一遍,而是这个镜头视角OK,一条过,另外一个再来一遍,有的导演还喜欢多保一条。

     而那些实力派,就是在每一个镜头每一场,每一条里,多次演同一幕,都能呈现出好的演技。

     陈清许可怕的点就在于,每一次,他都发挥稳定,每一次的情绪都能给到位。

     一遍两遍三遍,但与此同时,他并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下一次比上一次有细微的调整。

     他在演戏的同时,还在疯狂学习,修补之前的不足。

     他每一次都在进步。

     《氧气》说到底还是一部女主为一番的剧,一开始陈清与祝翀对戏是被狠狠压一头的,但到拍摄中期,呈现出来的效果大不一样。

     祝翀是最年轻的影后,和流量搭戏经常压戏,但一个月拍摄下来,祝翀明显感觉越来越吃力。

     太可怕了,她竟然有点接不住陈清许的戏了! 陈清许进步地太快了! 她不敢细想。

     接下来是一场非常难的,闻玉第一次站在法庭上,听对方律师一遍又一遍描述她照片的戏。

     祝翀拿起剧本,走出化妆间。

     陈清此时正和片场的机械人员打成一片。

     “这个摄像机是我们目前用的性能最好的……” 陈清一头黄白游的金发,几乎与阳光融为一体,透明似的。

     为了贴合角色,她全身涂了两层色号最深的粉底,但依然清俊:“如果在此基础上,调节自动感应光的灵敏度,达到和人手调节一样的水准……” 祝翀:你都不休息的吗陈清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