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凤林刘学渊 作品

第21章

    刘学渊又给云中学院定下一系列的规矩,住在附近乡村的学生可以走读,每日按时来上课便行,干粮自备。

     至于寄宿的学生,书院按月收五十个铜板的床位费和三百个铜板的伙食费。

     学生笔墨纸砚自备,蒙学堂暂时不需要笔墨纸砚。

     相比其它县城的学院,云中书院的入学门槛相当低,即便开学后依然陆续有富裕一些的农户把孩子送来入学。

     刘湛给云中书院算了一笔账,买地盖房打造桌椅家具还有买书籍教材一共花了十五两整,至于束??收入,蒙学堂的人数虽多但是束??很低,也就真知堂有些富余。

     一年算下来束??的收入刨去日常买笔墨纸砚花销,能剩下十两银子纯利算不错了。

     一两银子是一千文,十两也就是一万文,如今齐云山上的粗粮价已经涨到粗粮三百文一斗,十斗是一石,书院一年收入约粗粮三石多点,这样一对比想靠书院收入养活一家人不现实。

     当然,齐云山上的粮价高得离谱是一个重要原因,以钱买粮并不伐算,甚至钱银没有粮食值钱。

     这个虚高的粮价恐怕短时间内都不会下降,想养活一家子人还是得种地,那十亩田依旧是刘家的根本。

     刘湛略失望但并不灰心,钱赚得不多名声却是打响了,在齐云山有了人脉关系以后不愁没有出路。

     此时刘湛的心思也活泛起来了,齐云山上的水田约十两至十一两银子一亩,吕树生父子给的礼金还剩五两,加上最近新收的束修正好可以买一亩水田。

     以后每年书院都有十两的盈利每年能买一亩水田,这可是私田,交税只需要十税三! 这样一想刘湛哪里还坐得住忙去找刘学渊说道。

     刘学渊几乎是一口答应。

    “吾儿想法甚好,土地才是咱们的根本,待日后慢慢积累私产,咱们的日子迟早会好起来。

    ” 买田的事情事不宜迟,刘家三兄弟亲自找了天苍村陈百户,陈百户的三子四子都入了云中书院的蒙学堂,对于刘学渊要买田的事情自然十分上心。

     三天后他为刘学渊寻到了卖主,是同村的牛家。

     牛家次女婚事在即,小儿子却又得病正是花钱的时候,牛家放出来的价格是十二两一亩,听说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