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8章

现在,那些听这个年轻人讲故事的农民,就听得津津有味。

    “莫斯科的人的日子,过得真好。”

    “什么时候我们也能过这样的日子就好了。”

    “这样的日子,也就在梦里想想,地主老爷肯定不乐意把地分给我们。”

    这时,一个老头开口:“是啊,不指望能过这样的日子,可以不打仗就好。”

    那个读报纸的年轻人听到这话,暗暗叹气。

    老百姓的要求真的很低,只求不打仗。

    可惜,现在他们国家四分五裂,还有很多国家对他们虎视眈眈。

    打仗,恐怕是迟早的事情。

    等念完书稿,说好明日再来,这个年轻人回了自己在上海县城的住处,然后就开始奋笔疾书,抄写《梦游莫斯科》。

    他觉得把这本书抄写一遍,能让自己静下心,好好体会书中的精髓。

    等他将这个故事全部抄写下来,还能把报纸寄给自己的好友!

    《新小说报》日销三万份,已经卖到外地,但《上海日报》只在上海销售,甚至,主要是在租界出售。

    所以《梦游莫斯科》这本书,上海以外的人,并未看过。

    此时,上海以外的人,倒是都在购买云景的第三部小说,也就是那部《一个士兵》。

    北京的书店,又张贴出显眼的公告:“云景新书《一个士兵》到货!国内第一本以西方战争为背景的小说,一个士兵的成长和悲欢,敬请阅读!”

    云景的第一部小说《无名诀》出现在上海,是去年除夕前。

    当时就有许多爱看小说的人,被云景描绘的武侠世界所折服。

    他们对云景的下一部武侠小说充满期待,不想数月后,再次出现在他们面前的云景的小说,竟然以女子为主角。

    这两部小说的背景截然不同,以至于有人怀疑,这两本书是不是真的为一人所写。

    当然怀疑归怀疑,他们很清楚,此事做不得假。

    这两本书的文风,是一样的。

    今日,两个年轻学生一起前往书店,路上,就聊起云景的小说。

    “自年初,大家都看了云景的小说起,很多人写文章时的遣词用句,便与以往大不相同,我也深受影响,写的文章是云景风的。”

    “我也一样,云景先生的文字,当真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