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笑堂说道 作品
第12章
“今天去县城买的,一个是送给村长的,另外一个给你用,我用那个旧的,咱俩有时候不在一起干活,一个水壶不方便,”
徐安说道,“你用新的,我用这个旧的,”
说完又压低声音问道,“姐,那我们什么时候去村长家?”
“等天黑了再去,”
送礼嘛,肯定是夜深人静才方便啊!
把东西整理好,姐弟俩就拿着桶去挑水了,今天轮到三个男知青挑水,但她们已经和别人分锅吃饭了,所以也不能在这方面占人便宜。
水井是在牛棚过去不远,知青点和牛棚中间还隔了很大一块空地,那块地上很多石子,所以没种什么庄稼,一直空在那里。
这个牛棚有两个知青点那么大,占地应该有三亩多,牛棚里面有六头牛。
以前是村里一个瘸腿的孤寡老人在里面守着,67年里面又住进去两个下放的夫妻,两日子看起来40多岁,从来没见他们说过话。
不过村里也没人搭理他们,农忙的时候就去地里劳动,其余的时候就在牛棚照顾牲日,偶尔看两人到上山打柴摘野菜。
徐宁也在想,原主的爸妈到这里下放,和别的地方比算是很好了。
这里的民风还算淳朴,村长也比较正直,不搞城里那一套,就是劳动量大点。
工分算的少点,精神上不被折磨,日子就能慢慢熬过去。
如果她和徐安能顺利盖了房子搬出来,在后面再开一个门,那样和牛棚走动起来就更方便了。
知青点和牛棚靠近大青山,离村里还有一段距离,听大栓婶子说,以前修牛棚的时候村里的老人说这里的地不肥。
种的庄稼产量低,就把牛棚修在这里了,前几年第一批知青下乡时,借住在村民家里。
时间久了矛盾就出来了,几个知青还闹到乡里去了。
乡里的领导把村长叫过去批评了一顿,让他回去给知青盖房子。
村长回来气的不行,嫌知青事多,就在离村里比较远的牛棚这里划了一块地盖知青院。
两姐弟走到水井旁,看到牛棚的瘸腿老人正往上打水,徐宁忙放下水桶上前去帮忙。
徐安喊了一声,“七爷爷,” “老人摸了摸徐安的头,夸道,“好,好,乖孩子,”说完就挑着水回牛棚了。
徐宁把绳子系在桶上,桶丢到井里打水,两个桶都打了八分满,就挑着回知青点了。
几个知青都已经回来了,孙浩看到徐宁挑水去了,忙接过来道,“这几天我们几个挑水就好,等你的伤好了再干,” 徐宁忙说,“谢谢,已经好多了,” 旁边的陈向东也说,这几天他们帮忙挑。
徐宁接
水井是在牛棚过去不远,知青点和牛棚中间还隔了很大一块空地,那块地上很多石子,所以没种什么庄稼,一直空在那里。
这个牛棚有两个知青点那么大,占地应该有三亩多,牛棚里面有六头牛。
以前是村里一个瘸腿的孤寡老人在里面守着,67年里面又住进去两个下放的夫妻,两日子看起来40多岁,从来没见他们说过话。
不过村里也没人搭理他们,农忙的时候就去地里劳动,其余的时候就在牛棚照顾牲日,偶尔看两人到上山打柴摘野菜。
徐宁也在想,原主的爸妈到这里下放,和别的地方比算是很好了。
这里的民风还算淳朴,村长也比较正直,不搞城里那一套,就是劳动量大点。
工分算的少点,精神上不被折磨,日子就能慢慢熬过去。
如果她和徐安能顺利盖了房子搬出来,在后面再开一个门,那样和牛棚走动起来就更方便了。
知青点和牛棚靠近大青山,离村里还有一段距离,听大栓婶子说,以前修牛棚的时候村里的老人说这里的地不肥。
种的庄稼产量低,就把牛棚修在这里了,前几年第一批知青下乡时,借住在村民家里。
时间久了矛盾就出来了,几个知青还闹到乡里去了。
乡里的领导把村长叫过去批评了一顿,让他回去给知青盖房子。
村长回来气的不行,嫌知青事多,就在离村里比较远的牛棚这里划了一块地盖知青院。
两姐弟走到水井旁,看到牛棚的瘸腿老人正往上打水,徐宁忙放下水桶上前去帮忙。
徐安喊了一声,“七爷爷,” “老人摸了摸徐安的头,夸道,“好,好,乖孩子,”说完就挑着水回牛棚了。
徐宁把绳子系在桶上,桶丢到井里打水,两个桶都打了八分满,就挑着回知青点了。
几个知青都已经回来了,孙浩看到徐宁挑水去了,忙接过来道,“这几天我们几个挑水就好,等你的伤好了再干,” 徐宁忙说,“谢谢,已经好多了,” 旁边的陈向东也说,这几天他们帮忙挑。
徐宁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