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元元睡下了?”黄卫英一向觉浅,几乎在徐进生起身的同时,她就醒了,听着外面?O?O?@?@的声音,估摸着徐进生肯定会拐弯儿去看看儿子,这才有此一问。

     “嗯,已经睡着了。

    ”徐进生躺回被窝里,入秋后的深夜已然多了些寒气,他往厕所跑这一趟,睡意早就被驱散了,既然说到徐元,便忍不住对着黄卫英感慨道: “先前是怕他一直待在家里、闷出病来,现在好不容易有了工作,又担心他在食品厂被人欺负,怪不得人家都说,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呢。

    ” “我看咱们儿子,经过先前下乡的那事儿以后,懂事了不少,做事也有章法了,你就别操心了,就算他在食品厂遇见什么难事儿,我觉得,也不是什么坏事情。

     元元啊,从小到大都顺风顺水的,也是时候让他栽几个跟头,吃点儿苦了,省得他还以为生活很容易呢。

    ” 从这儿就能看出来,黄卫英跟徐进生教育儿子的理念不同了,不过,夫妻俩并没有争执起来,求同存异嘛,说了两句话,这才继续睡下了。

     虽然有职工食堂,但早饭的花样太少了,所以,徐家人还是更习惯在自己家里吃,好在,于晚菊喜欢做饭,也并不嫌麻烦。

     至于每个月剩下来的食堂饭票,也绝不会把它搁到过期作废了去,正好,总有些人饭量大,到了月末饭票吃紧,拿来跟他们换些票据就行了,毕竟,相比起掏钱去后勤科买,还是这样交换更能让人接受一些。

     早上,于晚菊蒸了杂粮馒头,是用玉米面、高粱面和白面混合之后做的,又熬了玉米面粥。

     玉米面跟高粱面都是粗粮,多少有些剌嗓子,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家里总不可能天天吃大米饭和白面馒头吧,厂长家都未必有这么好的伙食呢。

     就拿徐元来举例,他现在每个月有三十斤的粮食定量,其中,只有三成,也就是九斤是细粮,一家子放开肚皮吃,没两天就吃完了。

     于晚菊掌勺,向来是一顿粗粮、一顿细粮的,省得把家里人的嘴巴养刁了,传扬出去又是话柄。

     当然,徐家人虽然喜欢吃,却也知道粮食的精贵之处,比起最艰难的那三年,现在能有粗粮吃,已经很不错了。

     只是,徐元今早还得体检,注定和家里的早饭无关了,穿好工服,正准备出门:“爷,奶,爸妈,我去上班了!” “等等!”于晚菊叫住了他,往他的工服口袋里塞了些十块钱,还有几张粮票:“昨晚,还是你爷提醒我了,你都是有工作的人了,口袋里没有一分钱,这也不像话,万一有个什么急事儿要用钱呢? 这十块钱你先拿着,不是说这两天要请人吃饭吗?请客就要学会舍得,可别下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