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竹楼的书房内做了些简单改造,靠墙放了两张灰蓝色的布艺沙发,地板上铺了厚厚一层地毯,实木的圆形矮桌能围坐四人有余,桌旁则随意扔了几只抱枕,或坐或躺都很惬意。

     沈十安将小孩儿的连环画、故事书、积木玩具全都放到圆桌上,嘱咐道:“自己玩,不要闹。

    ”又往玻璃碗下面垫了张杯垫:“吃东西可以,但不要搞得到处都是。

    ” 玻璃碗里装的是他给小孩儿做的小零食,橙汁芦荟,原材料就是那棵浇灌灵泉水后变异疯长的库拉索芦荟,用斧子将小臂长的利刺砍下来,叶肉去皮,选取中间最肥嫩的部分切成长条,先用开水汆熟去除苦味,再用鲜榨橙汁和蜂蜜腌渍两个小时,最后倒入铺满冰块的玻璃碗里,鲜嫩多汁清新爽口,最适合年节后消食解腻。

     唯一的不便之处,家里和空间内温度都不算低,玻璃碗里装着冰,稍微放一会儿外壁就会液化出大量水珠,如果不用杯垫垫着,放在哪儿,哪儿就会留下来一圈水渍。

    对于沈十安来说这是不可原谅的事情。

     从小孩儿口中得到“碗在垫在垫若不在只吃青菜”的保证之后,沈十安从书架上取出功法书,沉心静气,再次尝试对其进行破译。

     沈寻用叉子叉了几根芦荟条,一边嚼一边抓过一只骨头造型的靠枕闻了闻,将积木胡乱叠起来又一把推倒。

    勉强安分了十分钟,转头开始往沈十安身边凑,目光落在功法书上时猛地一亮: 哦豁,这随身领域里宝贝还挺多。

     沈十安靠坐在沙发上,一腿微曲一腿伸直,于亚麻布料下拉出纤长笔直的线条。

    腿边凌乱散落了十几张稿纸,每一张稿纸上都是密密麻麻,依次按照各种破译方式对功法书内的文字进行排列重组。

     沈十安的硬笔字很好看,是那种第一眼就会被吸引随即忍不住赞叹的隽秀工整,笔锋劲瘦自成风骨,高中时参加硬笔字比赛还拿过奖,语文老师曾夸他字如其人,“冷傲之中带着灵气逼人的浪漫”。

     只可惜这些好看的字刚写出来没多久,很快就会被两道黑线重重划掉,同时在这段文字所运用的破译方法后画个小叉。

     被涂掉的字越多,身边落下的稿纸越厚,那双半掩在黑发下的眼睛便越发烦躁不耐,等到又一张稿纸作废被扔下来时,沈十安“啪”的一声合上功法书,反手撸起额发,光洁的额头细白如玉,仰靠在沙发上重重叹了一口气: 还是不行。

     不管怎么试,这本书里的语句都没有任何意义。

     他站了起来,有些烦躁地在书房内来回踱步。

    目光忽然转向墙上那幅山水画,最终落在画卷左上角的“归墟”二字上。

     整间书房内,只有这幅画的落款和功法书能联系上,但这幅画他已经反复看过无数遍,除了确认画中景色秀美,作画者画技精湛以外,没有发现任何特殊的地方。

     难道破译方式隐藏在颜料底下?或者画纸当中?那他是不是要把这幅画送去进行专业检测?可万一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