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情况下不得不使用特殊手段才找回来,在一个出租屋里有过这样一段对话: “我来找你,我现在的身份不是警察,就是你的朋友。

    ” “直说吧,你丢了什么?” “一个包。

    ” “包里有多少钱?” “一分钱也没有。

    ” “那……” “就有几张破纸,是一份学术论文。

    ” “好,你等我二十分钟。

    ” “嗯,请你喝酒。

    ” 1995年,有一伙喜欢穿黑衣服的人长期在火车站抢夺旅客财物,被称为“黑衣党”。

    他们大多在晚上活动,如果是在白天,他们就蒙面抢劫。

     1997年,以三文钱为首的“丐帮”悄然兴起。

     1998年,迷药抢劫频发,帮派内称这种手段为“杀猪”,以“河南帮”居多。

    而后演化成飞车抢劫,又以“砍手帮”臭名昭着。

     1999年,手持据称有艾滋病毒的注射器威胁索要旅客钱财的“扎针党”也出现了。

     面对严峻的治安形势,从1983年以来,各级政府年年组织多方力量,开展“严打”行动,大量犯罪团伙被摧毁,然而,“严打”的效果并不能持续很久,整顿过后,故态复萌。

    犯罪团伙重新洗牌,通过暴力分割势力范围。

    例如“拉客帮”被打掉之后,分裂成五大帮派:“郑老五帮”,湖南人,负责站西路一带;“汕头帮”,负责走马岗一带;“潮州帮”,负责沙涌南一带;“刘老四帮”,四川人,负责草暖公园一带;“老杨帮”,也同在站西路。

    当时五个帮派中,“郑老五”和“刘老四”稍大,相互之间经常发生摩擦,但都不能吃掉任何一方。

     在各帮派之间争抢地盘的过程中,“东北帮”逐渐控制了华城火车站的拉客市场,来自黑龙江省的邹光龙成为了野鸡车市场的老大,他拉拢腐蚀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很快控制了站东广场的拉客市场,又控制了“野鸡车”的客源。

     2000年,以邹光龙为首的华城“背包党”出现。

     “背包党”最初只是为野鸡车和旅馆拉客,后来他们的包里装上假发票、假车票、酒店介绍和假证件,整日游荡在华城火车站、省汽车站、市汽车站和流花车站之间,主要瞄准外地来穗人员,偷抢首饰、手机、背包,卖假发票,调换假钞。

    随着队伍的壮大,“背包党”甚至敢与执法人员对抗。

    在华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