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所以他说出了“稀汤难道不能果腹”这种欠揍的话,因为他认为,一个弱女子在这种灾荒中能得到几碗稀汤,已经很不容易了(现实一点说,历代中国,除了最近四十年,不然在任何时代,都应该算是好的了) 2)“这是帝王之过,不曾恩泽天下” 当出于现实考量,他怼了女主,或者说为他的统治辩解后(因为他是人,不是圣人),他也进行了反思,心痛,所以才说出这种话,这里他说的“过”是一个更为宏大的概念,他并不认为赈灾这件事做错了,也不认为哪个官吏错了,这个“过”,反而类似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那种美好的愿望,或者是根子上的问题,深远的问题,需要大改革大举措,而不是具体某个官吏在这次的赈灾中贪污了的问题。

     3)22章已经开始铺垫,他一直在关注沿海一带的问题: “也有一些要紧大事是他一直记挂着的,比如沿海一带的贼寇以及造船海航,比如西北可能的灾荒。

    ” 4)32章,皇后的原话“东海停泊了我镇安侯府千艘战船,这些年天子猜忌,我是如何忍辱负重” 无论是22章帝王的牵挂,还是32章的皇后抱怨,以及35章女主的抱怨,这些最后其实都指向一处 皇帝其实心里门清,他对东海沿海的现状一直有成算,只不过问题棘手。

     天下这么大,哪可能处处都干净富裕,中国历史几大盛世,边角地区也有各种问题。

     5)在文中,这个东海沿岸显然距离皇都很遥远,说现实一点,古代社会,天高皇帝远的地方,又不是天子脚下,皇帝还能给你一孤身弱女子发到稀饭汤,这真的已经很不容易了。

     6)同样关于赈灾的,还有26章,男主出发祈福仪式前,批了一份奏折,原句是“都城也才刚入秋,北方边境已经飘起寒雪,奏章一到,景熙帝便朱笔批下,按照惯例发放二十万的雪寒钱给边疆军民,并着令当地官府免除一旬公私租屋钱,以示抚恤。

    ” 大家说,这20万的雪寒钱发下去,真能人人都穿棉袄吗,回头如果有边疆小女子说,哪有棉袄,我只得了一件薄袍子,难道皇帝就要马上彻查我这20万是不是被贪了吗? 事实上他只会觉得:20万钱下去,随便拎过来一个弱女子,竟然得到一件衣服!有效果!官员办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