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看着陆诗邈,不知为何透出一股凉意,和她下午暴露的那些皮肤一样,带着湿汗,“报警之后,我能变回处/女吗?” 陆诗邈沉思半秒。

     知法犯法虽然恐怖。

     但不知法犯法,就显得可怜又恐怖。

     法律是什么?他们不懂。

     所以有的人只能从出生时凭借父母教育,生活环境,自我约束和道德底线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可道德这个东西,并不是人之初性本善。

     道德在欲望面前,一文不值。

     所以刑法是道德伦理的最低标准,刑法不一定代表正义,法律也只是一种平衡艺术。

     蓄意杀人和冲动杀人哪种行为更加恶劣?刑法,刑罚,法律都给不出一个准确的答案,他们的作用是保护被侵犯的权益,给人类的恶画出一条红线,。

     “他捅伤了我的孩子,为什么是正当防卫。

    ” “她是我的前妻,我为什么不能和她上床?” “我就是转发了一条视频而已,我杀人放火了吗?” “我骑的电动车!凭什么撞了车只要我赔付?车主没有一点责任吗。

    ” 不管是社区民警,交警,刑警,在执法办案的时候会被这些问题给困扰,尽管他们需要一遍遍的解释,有些案子看起来严重,但构不成犯罪,立不了案子。

    但有些看起来很细微可忽略不计的事情,就会带来牢狱之灾。

     所以说,有的时候法律也挺奇怪的,公正的偏颇,警察们也时常会被困扰。

     就比如说:家暴。

     家暴案子真的能到刑警这关的,基本就是打死人了,施暴现场除了惨不忍睹之外,就只剩下受害者家属的哭泣,和施暴者家属的悔恨。

     可没闹到刑警队的,那就只是民事调解。

     陆诗邈几乎很少在伤情鉴定处,碰到来做家暴伤痕鉴定的人。

    几乎很少,因为大部分的受害人在派出所那关就放弃了,她们会觉得不必要搞得这么麻烦,施暴者虽然可恶,但也是ta的家人,再给一次机会。

     下次会改好的。

     就像陆诗邈当年对待顶楼那些人一样,懦弱和怕麻烦,带来的只有无尽的折磨和噩梦,情况不会因为良心发现而有所好转,施暴只会越来越严重,他们缠绕受害者的人生,直到她们快被打死的那天。

     于是这些受害人会幡然醒悟,他们或许会下定决心起诉这些禽兽,但回过头来才发现,她们在容忍的过程中错失了很多次收集证据的机会。

     所以陆警官也多有无奈,每次遇到验伤的受害者,她都会提醒上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