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旁边两个钓鱼的游人竟然无动于衷,后来据说那两个游人在当地旅馆里奇异死亡,当时村里人都说是报应,一直也没有破案。

    后来我让怡宁查了一下,那个时间郑玉洁正在那里,探望她住在农村的父母。

    是那个刺激了她么?那个时候,她就已经不能完全控制自己的身体了么?” “我不知道。

    ”姜湖沉默了一会,重新闭上眼睛,梦呓一样地说,“我不知道……” 她是那么的憎恨这个世界,可是善良和道德让她难以做出伤害别人的事……甚至她都找不出那个该为她那幼小女儿惨死负责的人,那憎恨无比强大,一次又一次地企图控制她,被理智打回,再挣扎…… 然后那个“他”出现在她的意识里,一开始的时候,她自己的意识并没有察觉到危险,反而纵容着“他”的出现,因为那个事她想要变成而不能变成的样子,能随意地发泄愤怒,那份强大和疯狂甚至给了她一种奇异的释放感和安全感那是抛弃了她们母女的前夫所不能给她的东西。

     那是个彻头彻尾的恶魔,没有人性,没有良心,残忍嗜血,慢慢地,“他”甚至妄图控制她,主导她的意识,操纵着她去炸伤无辜的孩子,砍死罪不至死的成年人。

     是的,她抗争了,她尽自己所能把公交车上的伤亡降到最小,她企图给死者家里的孩子一个体面的死法和安详的尸体,可她也妥协了,她无法遏制心里的愤怒,对冷漠自私的世人的愤怒,对不负责任的前夫的愤怒。

     导致她一次又一次地被“他”控制,交出自己身体的主控权。

     直到…… 直到…… 她终于再也无法承受心里的冲突,决定用最决绝的方法,去反抗那个“恶魔”一次。

     她赢了。

     ps 关于多重人格,其实这只是个小说,现实生活中是没那么有戏剧色彩的东西的。

     而以上姜小呆的理解也只是我的一家之言,我知道目前还有很多争议,但是我更倾向于相信,这是一种出于人们在面对压力源时候的启动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出于自身性格缺陷而产生的妄想,就像是一种另类的战或逃反应。

     在1980年出版的《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第三版中,把多重人格界定为“在个体内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特的人格,每一个人格在一特定时间占统治地位。

    这些人格彼此之间是独立的、自主的,并作为一个完整的自我而存在”。

     我个人并不相信这种说法,我想也许这些人格彼此之间看上去确实是毫无联系而独立自主的,就像是一个身体里住进了两个灵魂一样,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