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霓生 作品
第102章
梁王笑而摇头:“皇姊又来取笑。
唯才疏学浅,唯恐德不配位,数次向中宫请辞,奈何不允。
今人人贺喜,孤扪心自问,却不知喜从何来。
” 长公主掩袖而笑。
“三弟总这般谦逊。
”她的声音不高不低,恰只有近前的梁王能听清,“皇太孙无怙恃,今后身边尊长,便唯有太傅一人。
如今太子薨逝,皇太孙便是储君,将来继位,人臣之极,便非太傅莫属。
” 梁王闻言,眉间动了动。
长公主看着他,嗔道,“你如今又是宗室之首,到了那时,何人可及你,还问喜从何来。
” 梁王亦笑了笑,却将目光往四周扫了扫。
宾客大多已经离去,此处不过他和长公主,还有一个我。
“弟实惭愧,皇姊便莫再打趣了。
”梁王亦笑笑,一脸谦逊。
第53章秋夜(上) 皇太孙回东宫之事,自是长公主暗中出的力。
太子死后,东宫形同虚设。
其实皇太孙留在太后宫中,十分符合皇后心意,他最好一直待下去,让众人都忘了他是皇帝钦定的储君。
如今庞氏得势,皇后与临朝无异,她想做什么,人人心里都清楚。
早在太子暴亡的第二日,就有朝臣和宗室提出,让皇太孙回东宫用事,行监国之责。
当然,这样不长眼的提议,呈上之后便如石沉大海,被毫无悬念地无视了。
但皇后毕竟是中宫,她的头上还有太后;而她的儿子也不是太子,皇太孙才是名正言顺的储君。
所以,就算庞氏使出各种手段压制言路,各种质疑之声仍此起彼伏,在所难免。
庞氏行事再凶悍,也毕竟不可能把所有人都抓起来,更不可能像扳倒荀氏和谢氏一样,把各路豪族大家都惹个遍。
数日前,太后亲自召见皇后,说东宫不可一日无主,如今太子既薨,皇太孙则理应为东宫之主。
皇后唯唯诺诺,答应了下来。
这乃是必然。
太后虽无实权,但皇帝未亡,太后身为宫中至尊,自有声威。
前番扳倒荀尚,各路兵将亦是以奉太后诏命为号。
皇后也参与其中,利害之处,她不会不知。
她应该很是后悔,宫变那夜没有将太后解决掉。
庞氏毕竟后起,立足未稳,一不小心做过头,就会像荀氏一样倒掉。
且皇后借清除荀党的借口排除异己,行事凶悍,已经得罪了不少人。
故而皇后即便视太后为威胁,现在也不敢操之过急,只能将表面功夫做足,再徐徐图之。
至于皇太孙,太子太傅梁王早已被皇后视为自己人,有梁王帮忙,
唯才疏学浅,唯恐德不配位,数次向中宫请辞,奈何不允。
今人人贺喜,孤扪心自问,却不知喜从何来。
” 长公主掩袖而笑。
“三弟总这般谦逊。
”她的声音不高不低,恰只有近前的梁王能听清,“皇太孙无怙恃,今后身边尊长,便唯有太傅一人。
如今太子薨逝,皇太孙便是储君,将来继位,人臣之极,便非太傅莫属。
” 梁王闻言,眉间动了动。
长公主看着他,嗔道,“你如今又是宗室之首,到了那时,何人可及你,还问喜从何来。
” 梁王亦笑了笑,却将目光往四周扫了扫。
宾客大多已经离去,此处不过他和长公主,还有一个我。
“弟实惭愧,皇姊便莫再打趣了。
”梁王亦笑笑,一脸谦逊。
第53章秋夜(上) 皇太孙回东宫之事,自是长公主暗中出的力。
太子死后,东宫形同虚设。
其实皇太孙留在太后宫中,十分符合皇后心意,他最好一直待下去,让众人都忘了他是皇帝钦定的储君。
如今庞氏得势,皇后与临朝无异,她想做什么,人人心里都清楚。
早在太子暴亡的第二日,就有朝臣和宗室提出,让皇太孙回东宫用事,行监国之责。
当然,这样不长眼的提议,呈上之后便如石沉大海,被毫无悬念地无视了。
但皇后毕竟是中宫,她的头上还有太后;而她的儿子也不是太子,皇太孙才是名正言顺的储君。
所以,就算庞氏使出各种手段压制言路,各种质疑之声仍此起彼伏,在所难免。
庞氏行事再凶悍,也毕竟不可能把所有人都抓起来,更不可能像扳倒荀氏和谢氏一样,把各路豪族大家都惹个遍。
数日前,太后亲自召见皇后,说东宫不可一日无主,如今太子既薨,皇太孙则理应为东宫之主。
皇后唯唯诺诺,答应了下来。
这乃是必然。
太后虽无实权,但皇帝未亡,太后身为宫中至尊,自有声威。
前番扳倒荀尚,各路兵将亦是以奉太后诏命为号。
皇后也参与其中,利害之处,她不会不知。
她应该很是后悔,宫变那夜没有将太后解决掉。
庞氏毕竟后起,立足未稳,一不小心做过头,就会像荀氏一样倒掉。
且皇后借清除荀党的借口排除异己,行事凶悍,已经得罪了不少人。
故而皇后即便视太后为威胁,现在也不敢操之过急,只能将表面功夫做足,再徐徐图之。
至于皇太孙,太子太傅梁王早已被皇后视为自己人,有梁王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