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刘小娥将户口本、从生产大队以及妇女主任那儿开来的介绍信等登记需要的证明,全都装进布袋里并挂在林舒的自行车扶手上。

     “登记了就等于是顾家的媳妇了,以后在婆家要孝顺公婆,和兄嫂处好关系,对下面的小辈也要和善友爱。

    ” “妈我知道了。

    ”林舒将行李绑在自行车后座,瞥了眼旁边一脸姨母笑的两位嫂子,弄得她好像是今天出嫁一样。

     顾久从屋里提起水壶出来,将水壶挎在身上,推着驮黄精的自行车和林家人告辞。

     从家里出来,村民看见他们都笑着打招呼。

     直到出了村子,两人才长长舒了口气,相视一笑,骑上自行车迎风而行。

     这个时代的人很能吃苦,条件再艰苦也挡不住他们对生活的热情。

     比如,顾久。

     虽说他自己说自己吃不了苦,但和后世的青年比起来,他还是很能吃苦的。

     上午骑行六十几里从县城赶到小河生产队,下午又驮着几十斤黄精从小河生产队返回县城。

     而且,现在是土马路,并不是后世平坦的柏油路。

     往往这样的土马路骑行更需要专注和体力,稍不留神说不定就会栽到某个泥坑里。

     等到了县城祖宅,林舒注意到顾久跳下自行车,一双大长腿不见疲惫,有力的很。

     大门从里面打开,王素珍笑着让两人赶紧将自行车推进来:“我估摸着你们快到了,先泡好了茶,这会温度正好,赶紧进来喝茶休息一会儿。

    舒舒,骑车累不累?” 林舒笑着摇头:“阿姨,不累,最辛苦的应该顾久,他帮我驮了几十斤黄精。

    ” 王素珍等他们进来,将大门关上,“他一个大男人驮几十斤货物就喊累,以后还怎样照顾媳妇。

    就该好好锻炼锻炼他的体力。

    ” 顾久瞪眼,他体力很好,不需要锻炼,老太太故意抹黑他。

     林舒笑着没吭声,这种事还是不要深入探讨为好。

     四水归堂的天井里,水池旁边养的水仙花长得比她们农村的韭菜还好,葱葱郁郁的。

     水池里这次还增加了几条锦鲤。

     坐在厅堂里喝茶,还能欣赏到天井里的景色,顾久这养老生活过得太惬意了。

     王素珍注意到林舒的视线,笑着解释道:“最近家有喜事,我来了后就到外面淘了几条锦鲤,这鱼漂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