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风明不详 作品

第150章

    中,以备不时之需。

     他虽是不会武功的书生,却极有胆识,此时也不惧怕。

     他第一日上山,刚进寺院参拜,就见着谢孤白正等着他,原来谢孤白昨夜便已上山,此刻早已升好炉火。

    正等着他来到。

     他在火炉前坐下,这几日积雪未退,这条小径实是难走。

    虽是深冬,也闷出一身汗来。

    若不烤火,极易着凉。

     “我看过地形了,这地方可以。

    山路险峻,刺客若在中途行刺,怕被你纠缠着摔下山去。

    你不会武功,到了这山上平坦处便好下手,把你从山上推下去,就死成意外。

    ” “你确定有人要杀我?我不过就写了本书而已。

    ”文若善问,“下册九成都收回销毁,看过的人不多。

    ” “听过的人未必少。

    天水城的人都听说了,那蛮族奸细,或者其他人也应该听说了。

    ” “其他人?”文若善疑惑,还有什么其他人? “你的书很有用,把陇南一带地形路径记载得清清楚楚,不少商贾都用作参考。

    ” 谢孤白在广泽寺前后绕了几圈。

    那寺依山而建,盖在半山上一处小平台上,寺庙不大,也不过就是一间主殿与一间寝室,茅房搭建在寺后的悬崖旁。

    他叫来文若善,指着茅房说道:“就这里了,你行吗?” 文若善道:“若我是对的,就能让崆峒提早防备。

    ”他眼中闪出光芒,他觉得自己可以不再是个无用的书生。

     谢孤白点点头,说道:“里头的和尚我打点过,让他们暂时到山下住,这段时间,我都在这等你。

    ” 文若善喜道:“有劳了。

    ” 此后文若善每日来广泽寺,在山上与谢孤白闲聊半个时辰,便即下山。

    谢孤白极为博学,像是踏遍九大家般,于各地风土人情治理状况无不了如指掌,文若善深感拜服,若不是谢孤白要他照计划行事,真想搬到山上与他同住。

     就这样,他每日上山下山,约摸二十余天后,甘肃来了一场大风雪。

    他方起床,就听到屋外风声呼啸。

    他不顾父兄嫂子的劝阻,坚决要去广泽寺。

    驾车的马伕不敢得罪他哥哥,他便穿上棉袄,戴上手套,披上蓑衣帽子。

    自行驾车出门。

     这风雪越来越大,雪地里马车难行,他勉强辨别道路,到了山下,拴好马车。

    已是延误多时,他顶着风雪上山。

    一路上只觉朔风扑面,刮着脸上刺痛不已。

    道路更是湿滑不堪。

    一个不留神便要摔落山下,粉身碎骨了。

    他回过头去,雪中似乎有条人影。

    那是一名樵夫提着斧头从后跟着,看着是要上山砍柴。

    他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