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西临宋连元 作品
第15章
绩的最高峰。
然后一个假期回来,又给打回原形,周而复始。
他自己觉得这样的规律没什么不好的,反正高考前不放暑假。
前面余依然砸过一个杀气腾腾的纸团,徐西临往后一仰抄手接住。
余依然回过头来,伸手在脖子上比划了一个砍头的动作,小纸条上写着:“课代表说有个数学满分的,是不是你这龟孙?” 徐西临自己的数学卷子举起来给她看,愁眉苦脸地对余依然耸耸肩。
余依然若有所思地皱了下眉,转身问罗冰去了。
一班数学课上有“三剑客”,就是罗冰徐西临和余依然,这是数学老师上课讲题不幸卡住的时候能可以随时叫起来“救驾”的,数学考试的最高分基本是他们仨轮流做。
徐西临一偏头,就看见蔡敬把试卷上标着分数的那一角折起来了,就知道他又没考好。
蔡敬有点偏科,数学和物理一直很吃力,他再三下功夫,成绩还是一直不上不下,尤其近一个学期,在外打工分散了他太多精力,这两门课的成绩更是每况愈下。
连七里香都觉得蔡敬应该去学文,但是他自己不肯。
蔡敬对外说的理由是,他认为文科的专业选择面比较窄,不过徐西临知道这是扯淡的。
真正的理由是,六中偏重理科,文科没设重点班,选了文科,就意味着要从重点班“降格”到隔壁普通班。
别人闲话起来,不会认为这是学校文科师资配备不良,他们只会觉得学生是在重点班里“跟不上”了,才会借着理转文的借口逃到普通班。
当然,大多数人自己的日子都过不过来,没事不会去关心别人是转科还是降格。
可是哪怕有一个闲人注意到了、这么说了,对蔡敬那敏感的自尊心来说,就等于是被全盘否定了,他承受不了。
徐西临有一瞬间想说“你每个礼拜花那么多时间打工,这样下去不行”,可是话到嘴边,他又觉得这话纯属站着说话不腰疼,完全
然后一个假期回来,又给打回原形,周而复始。
他自己觉得这样的规律没什么不好的,反正高考前不放暑假。
前面余依然砸过一个杀气腾腾的纸团,徐西临往后一仰抄手接住。
余依然回过头来,伸手在脖子上比划了一个砍头的动作,小纸条上写着:“课代表说有个数学满分的,是不是你这龟孙?” 徐西临自己的数学卷子举起来给她看,愁眉苦脸地对余依然耸耸肩。
余依然若有所思地皱了下眉,转身问罗冰去了。
一班数学课上有“三剑客”,就是罗冰徐西临和余依然,这是数学老师上课讲题不幸卡住的时候能可以随时叫起来“救驾”的,数学考试的最高分基本是他们仨轮流做。
徐西临一偏头,就看见蔡敬把试卷上标着分数的那一角折起来了,就知道他又没考好。
蔡敬有点偏科,数学和物理一直很吃力,他再三下功夫,成绩还是一直不上不下,尤其近一个学期,在外打工分散了他太多精力,这两门课的成绩更是每况愈下。
连七里香都觉得蔡敬应该去学文,但是他自己不肯。
蔡敬对外说的理由是,他认为文科的专业选择面比较窄,不过徐西临知道这是扯淡的。
真正的理由是,六中偏重理科,文科没设重点班,选了文科,就意味着要从重点班“降格”到隔壁普通班。
别人闲话起来,不会认为这是学校文科师资配备不良,他们只会觉得学生是在重点班里“跟不上”了,才会借着理转文的借口逃到普通班。
当然,大多数人自己的日子都过不过来,没事不会去关心别人是转科还是降格。
可是哪怕有一个闲人注意到了、这么说了,对蔡敬那敏感的自尊心来说,就等于是被全盘否定了,他承受不了。
徐西临有一瞬间想说“你每个礼拜花那么多时间打工,这样下去不行”,可是话到嘴边,他又觉得这话纯属站着说话不腰疼,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