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我是不知那些书有什么好读,只怕把好好的人都读坏了。

    ”上了车,宝玉自觉没旁的人,忍不住跟林言埋怨:“即便读书,就在家里,咱们这些人一块读,却不好么?非得去那什么义塾。

    ” 这些话,宝玉说得埋怨得,林言却接不得。

    于是他只好笑一笑,撩起车帘一角往外头道:“出来也好,二哥你看,那边还有叫卖糖偶的,等咱们得了空往那边逛逛,说不准还能淘买些有意思的玩意回去。

    ” “你说的也是。

    ”宝玉果然被他的话引去,两个人头挨头,就着一个 角往街上瞧,人声渐消竟还有些舍不得。

     贾家义塾自然不在远离人烟的地方,一来路途遥远的子弟白担一笔车马费,二来叫旁人看去,也知他们贾家人丁兴旺,子孙上进。

     车轮咕噜噜转动,马蹄磕下最后一点尘土,转眼到了义塾。

     林言仔细环顾着,这会时辰还早,有人读书,也有人姗姗来迟,或干脆停下打量他们两个。

     他终究只是个五岁的孩子,被送来读书,被许多人打量着,脸上难免带些薄红。

    宝玉却比他外向很多,得了照顾弟弟的嘱咐,又怜惜他的羞赧,很自觉便带着他进去了。

     其实,贾政是惯知自己儿子脾性,要他去义塾不过叫他多些勤勉,并不指望他真的读出什么。

    至于林言这个外甥是自己妹婿,前科探花养出的儿子,有的章程,将来只怕要另请先生,这会与宝玉一并,多也是怕给外人添了说头。

     且他颇信服‘孟母三迁’的典故,唯恐慈母败儿,有心叫他们俩浸在书塾,无事也多翻书。

     可惜义塾中却不算‘三迁’之后的佳处。

     贾代儒知晓林言父亲乃是前科探花,教授八股,自然将这功名当作首要。

    他并不管林言还是稚童,念念叨叨,自然要林言答之有物。

    幸好林言早在家中启蒙,应答说不上惊艳,却总没出过差错。

    贾代儒心里满意,口中更是唠叨些,总给林言闹个脸红。

     义塾中并不只有苦心攻读的,寻常玩闹的浪荡子在其中也有,年岁没有长特别多,却已经知道什么烟啊曲啊的。

    眼见林言家世算得出众,有心结交,故作文雅,一时却也将林言与宝玉晃过去,以为是真心要做了伙伴去。

     读书自然不比家中,吃食住行不算,可玩的便也只是朋友。

     荣国府来的这两个年纪小,那些烟粉场地去不住,骰子骨牌也不熟,几个人初始还端着公子模样哄他们玩,可自己心性都不定,不自觉还是露出些不像样子的姿态。

     推敲说来,这二个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