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康安皇太后 作品

第37章

    兰馨皱皱眉:“七妹妹不如去我那里。

    海兰察也回来了,他们正好相熟。

    ” 兰芬眼睛亮了一亮。

    这个姐姐也有生产经验了,她正好可以顺便请教。

     永琳眨眨眼睛:“那我也去。

    ” 兰馨笑着点点永琳的额头:“哪里也少不了你!” 永琳嘻嘻一笑,逗弄着怀里的小外甥:“倒不知道姐夫会给他起什么名字?” 46 46、三事... 承正十一年,大清皇室发生了三件不大不小的事情。

     这三件事情中的第一件发生在承正十二年的八月初九。

    承正十一年八月初九日卯时,登基十二年、大婚六年的承正皇帝拥有了第一个子嗣。

    皇长子绵安生于钟粹宫,生母为皇后博尔济吉特氏。

     不管如何,这是整个大清朝的一大喜事。

    朝臣纷纷上表恭贺,也很有一部分大臣进言大赦天下。

     然而承正皇帝拒绝了这一提议,拒绝的理由是:治国也,正明法,陈严刑,将以救群生之乱,去天下之祸,使强不陵弱,众不暴寡,耆老得遂,幼孤得长,边境不侵,群臣相亲,父子相保,而无死亡系虏之患,此亦功之至厚者也。

    虽说皇子诞生是一大喜事,然而律法乃国之大典,动辄宽赦实在是不利于明正典刑。

    若一开端,便未免有人心怀侥幸,行不义之事却借朝廷宽赦之时脱其罪责。

     一干臣子面面相觑:皇上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啊,明明他都满面春风了。

    到底是看重这嫡长子呢,还是不看重啊! 然而没有人来回答这个问题。

    反正不管是洗三还是满月,都是按照皇子的规格来,也并没有过多的赏赐。

     皇长子满月宴之后,皇帝最小的妹妹和硕和恪长公主下嫁重臣兆惠之子扎兰泰。

    诸兄弟姐妹皆来添妆送嫁。

    和硕和恪长公主,拜别了祖母、嫡母和养母,升舆而去。

     期间和硕和宁长公主看着小妹妹的隆重婚礼,忍不住轻声叹息。

    这位小妹妹的生身母亲,是那个早已经消失在后宫的魏氏。

    她进京认亲的时候,魏氏时为令妃,其时是先帝第一宠妃。

    然而正是这位宠妃,导致了自己的人生几乎从此全盘覆没。

     最初的最初,她自己不会想到,明明是求了那人帮忙传一句话而已,没想到由于那位宠妃的缘故,一句话传成一段光怪陆离的奇谈。

     最后的最后,那位宠妃也一定没有想到,一时的争宠之念最后成了自己彻底失势的由头。

     当年同时册封的两位公主,和硕和安公主有太皇太后撑腰,虽然只是蒙古郡主,却远比自己这位皇女来得更加有底气。

    如果不是那年出了如此大的事故,她可能只会顶着似是而非不伦不类的还珠格格的名号终此一生,然而谁料到一场大火会让先帝被迫禅位,如果不是出于对蒙古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