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康安皇太后 作品
第44章
康安应该能够在自己分娩以前回来,心思安定不少。
永琳心思安定了,可是有些人心思不安了。
这一天,永琳莫名其妙的在庄子上接待了一个女眷。
这女眷起初是以好奇永琳的“度假庄子”为理由来的。
永琳虽说在庄子上养胎,但是她并没有因此谢绝那帮夫人们来休闲,第一是庄子足够大,彼此可以避开;第二是永琳觉得有些无聊,还是很愿意看到有人来凑热闹的。
可是因为战事,盛京驻军大多数上了战场,那些夫人们也是各种事情需要处理,来的次数少多了。
永琳带来的侍卫见不过是一个弱女子而已,而且经过搜查也没有发现什么武器之类的东西,那女人不过是带了几根高丽参而已。
因此侍卫便把此事报到永琳这里来。
永琳正觉无聊呢,便请了这女子来见。
但是她还是很有警惕性的,身边的侍卫婆子丫头太监都被她留下来了。
毕竟非常时期,更得小心谨慎才是。
那女子见了永琳,便暗示是否单独谈谈。
永琳疑云暗生,拒绝了。
那女子无奈,便吐露了自己的身份:朝鲜现任国王李?T三女和顺翁主。
她虽非嫡出,却是李?T长子李?m同胞妹妹,在国内也是地位超然。
原因无他,她父亲没有嫡出子女。
李?m早逝,却是正经受封的王世子,和顺翁主在国内也很说得上话。
李?T年老体衰,又逢清军攻击,恐怕死期不远了。
和顺翁主是来求和的。
永琳瞠目结舌:“翁主恐怕来错了地方。
我一届女流之辈,军政大事没有我参与的道理。
” 和顺翁主不信:“长公主是大皇帝同胞妹妹,福康安大将军的妻子,说的话怎么会没有用了?” 永琳默然。
和顺翁主只道永琳意动:“长公主,此事若成,我朝鲜万千子民世世代代牢记长公主恩情。
” 永琳笑道:“翁主,你想用什么条件让我答应你的要求?” 和顺翁主捧出一个盒子来:“这是我们王室对长公主的一点小意思。
” 绿儿接过盒子,在永琳面前打开。
永琳凝目,然后心里好笑不已:“翁主,你这是什么意思?” 和顺翁主毅然道:“此事若成,我们朝鲜每年给长公主进贡高丽参五根。
” 周围的人面面相觑,这个朝鲜翁主,真是出人意料啊!大清朝的长公主,至于为几根人参帮一个已经铁定要亡国的属国吗?这也太儿戏了。
永琳摆摆手,郎嬷嬷忙俯□听永琳吩咐。
永琳笑道:“翁主欲以几根人参保全国土,也算是神来之笔。
如今,我也送公主几根人参,只要翁主的自由,如何?” 和顺翁主脸色惨然:“长公主,你何必如此逼迫?” 永琳扶腰站起:“郎嬷嬷,你去拿几根高丽参吧,不能比翁主的礼物差了,要不然我们大清也太小气了。
”郎嬷嬷含笑应是。
永琳又冲侍卫道:“你去请怡亲王来。
” 永琳无语地看着这个无良叔叔:“怡亲王叔,我需要一个解释。
” 弘晓挑眉:“这翁主的一举一动都在我们的监管之中。
可是,几个大男人和女人斤斤计较,太丢份了。
所以才要劳动和孝大驾啊!” 永琳无语扶额,苍天哪,我到底身处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啊! 作者有话要说:英祖在朝鲜历史上是以俭朴著称的国王,即位之初,就关注清鲜贸易对朝鲜国内经济和社会风俗习惯的影响。
英祖三年(1727,雍正五年),朝鲜冬至副使郑亨益向英祖进言:“……近来矿银之流入彼(清朝)中,太无限节。
所谓矿银,即我国所采之银也。
以我有用之货,贸彼无益之物,尽归消融,以启奢侈,此甚可闷”。
次年,承旨李重协上疏,“绫缎纱罗,本非我国之产,年年使行,尚方御供所入,营门旗帜所入,及各司别请求贸易之外,若或违禁,施以潜
永琳心思安定了,可是有些人心思不安了。
这一天,永琳莫名其妙的在庄子上接待了一个女眷。
这女眷起初是以好奇永琳的“度假庄子”为理由来的。
永琳虽说在庄子上养胎,但是她并没有因此谢绝那帮夫人们来休闲,第一是庄子足够大,彼此可以避开;第二是永琳觉得有些无聊,还是很愿意看到有人来凑热闹的。
可是因为战事,盛京驻军大多数上了战场,那些夫人们也是各种事情需要处理,来的次数少多了。
永琳带来的侍卫见不过是一个弱女子而已,而且经过搜查也没有发现什么武器之类的东西,那女人不过是带了几根高丽参而已。
因此侍卫便把此事报到永琳这里来。
永琳正觉无聊呢,便请了这女子来见。
但是她还是很有警惕性的,身边的侍卫婆子丫头太监都被她留下来了。
毕竟非常时期,更得小心谨慎才是。
那女子见了永琳,便暗示是否单独谈谈。
永琳疑云暗生,拒绝了。
那女子无奈,便吐露了自己的身份:朝鲜现任国王李?T三女和顺翁主。
她虽非嫡出,却是李?T长子李?m同胞妹妹,在国内也是地位超然。
原因无他,她父亲没有嫡出子女。
李?m早逝,却是正经受封的王世子,和顺翁主在国内也很说得上话。
李?T年老体衰,又逢清军攻击,恐怕死期不远了。
和顺翁主是来求和的。
永琳瞠目结舌:“翁主恐怕来错了地方。
我一届女流之辈,军政大事没有我参与的道理。
” 和顺翁主不信:“长公主是大皇帝同胞妹妹,福康安大将军的妻子,说的话怎么会没有用了?” 永琳默然。
和顺翁主只道永琳意动:“长公主,此事若成,我朝鲜万千子民世世代代牢记长公主恩情。
” 永琳笑道:“翁主,你想用什么条件让我答应你的要求?” 和顺翁主捧出一个盒子来:“这是我们王室对长公主的一点小意思。
” 绿儿接过盒子,在永琳面前打开。
永琳凝目,然后心里好笑不已:“翁主,你这是什么意思?” 和顺翁主毅然道:“此事若成,我们朝鲜每年给长公主进贡高丽参五根。
” 周围的人面面相觑,这个朝鲜翁主,真是出人意料啊!大清朝的长公主,至于为几根人参帮一个已经铁定要亡国的属国吗?这也太儿戏了。
永琳摆摆手,郎嬷嬷忙俯□听永琳吩咐。
永琳笑道:“翁主欲以几根人参保全国土,也算是神来之笔。
如今,我也送公主几根人参,只要翁主的自由,如何?” 和顺翁主脸色惨然:“长公主,你何必如此逼迫?” 永琳扶腰站起:“郎嬷嬷,你去拿几根高丽参吧,不能比翁主的礼物差了,要不然我们大清也太小气了。
”郎嬷嬷含笑应是。
永琳又冲侍卫道:“你去请怡亲王来。
” 永琳无语地看着这个无良叔叔:“怡亲王叔,我需要一个解释。
” 弘晓挑眉:“这翁主的一举一动都在我们的监管之中。
可是,几个大男人和女人斤斤计较,太丢份了。
所以才要劳动和孝大驾啊!” 永琳无语扶额,苍天哪,我到底身处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啊! 作者有话要说:英祖在朝鲜历史上是以俭朴著称的国王,即位之初,就关注清鲜贸易对朝鲜国内经济和社会风俗习惯的影响。
英祖三年(1727,雍正五年),朝鲜冬至副使郑亨益向英祖进言:“……近来矿银之流入彼(清朝)中,太无限节。
所谓矿银,即我国所采之银也。
以我有用之货,贸彼无益之物,尽归消融,以启奢侈,此甚可闷”。
次年,承旨李重协上疏,“绫缎纱罗,本非我国之产,年年使行,尚方御供所入,营门旗帜所入,及各司别请求贸易之外,若或违禁,施以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