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源窦漪房 作品
第18章
“于是,他让弟子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施舍汤药,医治冻疮,又把羊肉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捞出来切成碎屑,用面皮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食用。
” “乡民们吃了这‘祛寒娇耳汤’,顿觉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居然都治好了,一时之间,众人奔走相告,欢呼雀跃。
” “张仲景是医学大家,又医治的是自家的父老乡亲,还效果拔群,自然而然的,大家都相信,到了冬天只要吃了‘娇耳’,就会不生冻疮。
” “再加上也确实好吃,于是便流传开来,久而久之便演化成了我们现在吃的饺子了。
” 林清源将饺子的典故娓娓道来,他说的有趣,小刘盈和刘元也听的津津有味,两个学生年级不大,也听不出其中的不妥,自然无从反驳这个故事中的漏洞。
不过刘元倒是心善,她吃着饺子,便想起了自己家穷困时吃麦饭的艰苦生活,进而联想到了如今天下的百姓们。
“先生,这饺子有如此多的好处,不如我们也在天下推广吧,就像故事里说的那样,天冷了之后,就施舍给贫苦的百姓们吃,也算救他们一救啊,”刘元提议道。
小姑娘心地善良,推己及人,林清源自然很欣慰。
“元儿的想法很好,但你想想看,长安城的百姓就有多少?更不论天下的百姓了,如果真要施舍,哪里施舍的过来呢?” “再者,我之前不是教过你们吗?面对需要帮助的人,最好的办法是什么来着?”他循循善诱,引导他们自己思考。
“我知道,我知道,”不等刘元回应,小刘盈咽下口中的羊肉饺子,举着手便抢答道,“先生说过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 “盈儿记得真清楚,”林清源笑着夸赞道。
“那是”,小刘盈抬了抬下巴,一副小得意的模样。
“那我们就把做饺子的法子告诉老百姓们,粟米他们吃不起,但麦子家里必然是有的,就算吃不上肉饺子,菜馅的总该吃的上。
” “届时他们学会了包饺子,天冷的时候,热热乎乎煮上一锅,一家人围坐在一起,那才叫有滋有味呢。
”刘元反应也快,立刻就顺着弟弟的话想出了解决办法。
” “乡民们吃了这‘祛寒娇耳汤’,顿觉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居然都治好了,一时之间,众人奔走相告,欢呼雀跃。
” “张仲景是医学大家,又医治的是自家的父老乡亲,还效果拔群,自然而然的,大家都相信,到了冬天只要吃了‘娇耳’,就会不生冻疮。
” “再加上也确实好吃,于是便流传开来,久而久之便演化成了我们现在吃的饺子了。
” 林清源将饺子的典故娓娓道来,他说的有趣,小刘盈和刘元也听的津津有味,两个学生年级不大,也听不出其中的不妥,自然无从反驳这个故事中的漏洞。
不过刘元倒是心善,她吃着饺子,便想起了自己家穷困时吃麦饭的艰苦生活,进而联想到了如今天下的百姓们。
“先生,这饺子有如此多的好处,不如我们也在天下推广吧,就像故事里说的那样,天冷了之后,就施舍给贫苦的百姓们吃,也算救他们一救啊,”刘元提议道。
小姑娘心地善良,推己及人,林清源自然很欣慰。
“元儿的想法很好,但你想想看,长安城的百姓就有多少?更不论天下的百姓了,如果真要施舍,哪里施舍的过来呢?” “再者,我之前不是教过你们吗?面对需要帮助的人,最好的办法是什么来着?”他循循善诱,引导他们自己思考。
“我知道,我知道,”不等刘元回应,小刘盈咽下口中的羊肉饺子,举着手便抢答道,“先生说过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 “盈儿记得真清楚,”林清源笑着夸赞道。
“那是”,小刘盈抬了抬下巴,一副小得意的模样。
“那我们就把做饺子的法子告诉老百姓们,粟米他们吃不起,但麦子家里必然是有的,就算吃不上肉饺子,菜馅的总该吃的上。
” “届时他们学会了包饺子,天冷的时候,热热乎乎煮上一锅,一家人围坐在一起,那才叫有滋有味呢。
”刘元反应也快,立刻就顺着弟弟的话想出了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