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她举起沾满泥土的手,嘴角扬起一抹微笑。

     种地可真累啊! 但站在田埂上,看着田地间排列整整齐齐鼓起的小土包,沈芫心中满是成就感。

     再等几个月,泥土内的种子吸收够营养,就会破土而出,长出生机勃勃的芽苗。

     土地就是无限的可能。

     晚间,村民们都忙完,又聚在稻床。

     妇人们搬来几口大铁锅,男人们用泥巴临时垒起灶台,不一会饭香就从锅盖下漫了出来。

     沈芫揭开锅盖,锅里下的是用绿豆擀好的豆子面,汤里加了肉丝、青菜和芝麻叶,又挖了一大块猪油进去,香的让人直流口水。

     沈芫当即给自己盛了一大碗面。

     村民们端着面碗坐在稻草堆上,围成一团。

     “沈姑娘,你当初免费给我们治病,如今又免费送我们药苗药种,还出钱请人教我们如何种植,你真是我们楚家村的大恩人啊!” 第120章就凭咱俩的交情。

     买药苗药种的钱是田氏出的,但她不想跟村民解释这笔钱的来由,便借口这笔钱是沈芫给的。

     所以听村民们这么说,沈芫并未解释,只道:“大家愿意把家中的良田空出一年,跟着我种药材,我也很感激。

    ” “要说感激就言重了,我们当不起!当不起!” 村民们摆了摆手。

     除了免费给他们提供药苗药种外,在种植药材前,沈芫还给他们立下字据,只要产出的药材能用,无论多少,她都会按不低于市场价的价格收购。

     所以他们根本不用发愁种的药材没有人买。

     这么好的好事,不跟着做的人才是傻子! 沈芫操心着金陵城新铺面的事情,所以她并未在楚家村逗留太久,第二日便赶着自家的马车进了城。

     她请来指导种药材的老先生会在楚家村待上一个月,观察药苗药种的存活率。

     沈芫给老先生付过钱,安排他在村长家暂住。

     回到建安城,沈芫歇了一个晚上,第二天天一亮,便带着刘嬷嬷早已为她准备好的行装,和海棠、水仙、春桃三人一同坐上马车,去了金陵城。

     因为这次同行的人多行李也多,马车只够她们几个坐的,没法躺下睡觉。

     沈芫在途中的驿站住了两夜,用了三天才到金陵。

     到了金陵城,海棠几人被眼前繁华景象深深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