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凭着一股陌生的紧迫跟急切,加快了赚钱的脚步。

     钱赚着,日子也要好好过。

     她最怕暑季,天气一热,人就懒,胃口跟着不好。

    近来很是研究了一番,制作了几道爽口的腌菜小吃。

    最喜欢的便是跟周家一个厨娘学来的酱瓜,用蒜瓣、酒糟、细盐、糖、醋,特制的细酱将洗干净的嫩瓜腌制一个时辰,吸饱了味道之后捞出风干,再放入酱中,进行第二次腌制。

     这道菜绝就绝在第二次腌制,不但保持了嫩瓜的鲜甜可口,关键的是爽脆,吃起来吧蹦作响,听着声便驱散了暑季的闷热。

     除此之外,还有一道用来吃冷粥最好不过的腌萝卜,先把萝卜切成细条长,焯水,加盐后挤干净多余的水分,再焯水。

    加橘皮、醋、海椒,放入陶缸,吃的时候捞出来,萝卜便是粉粉的颜色,酸酸的辣辣的,甜脆可口,最解暑气。

     俞香月怀孕到后期,最喜欢吃些重口的东西,三婶上俞婉这里讨要了好几次。

     第二天是俞罗衣的好日子,二房对这个女儿极为宠爱,期望也大,及笄了,就是大姑娘可以说亲了。

    俞罗衣也争气,几个月不见,一改先前风风火火的性子,娴静地坐在闺房中,接受婶婶嫂嫂们的检阅,笑不露齿,行不露足,可见费了大功夫培养。

     俞婉站在人群的角落,看着人群中间接受夸赞的俞罗衣,想起上辈子的罗衣,美丽翩然,比之现在气派不知多少倍。

    或许就是那样大家闺秀般的罗衣,才得了胡杏娘青睐,将她迎进门做儿媳。

     上辈子的罗衣,手中有苍兰仙露,将二伯娘娘家的茶坊经营地有声有色,在整个化隆县赫赫有名。

    那时的罗衣有才有貌,费心求娶的人家从大柴村排到阳康镇,多少年轻有为的男人任她挑选。

    她最后选了寇冲,也是因为整个地界,再也没有跟他们相匹配的人,他们俩,是上天注定的一对。

     这辈子,因为失去苍兰仙露的罗衣没有了傲人的资本,也只好放下身段讨好胡杏娘,才能入她的法眼,争取一个备用的名额吧?俞婉也不想将罗衣形容地如此不堪,实在是盯上寇冲的人家不少,连薛家干娘,都在隐隐打探胡杏娘的主意。

     她是不打算抢着去过那独木桥,耐不住也算寇冲的妹妹,争相讨好的人不少。

    姑娘们跟她搭话,打探寇冲的情况,俞婉只是一味装傻。

    反正她没关注过寇冲,他的家信中就算提及她,俞婉也没回过哪怕只言片语,他们这辈子再无瓜葛的。

     见在她嘴里问不出什么,还不如跟胡杏娘套近乎,身边人慢慢散了。

     俞香月靠过来,努努嘴,“瞧瞧那样子,像什么啊,哪有女方上赶着的。

    什么年纪还小,还要留两年,倒是别大张旗鼓办这宴席啊,不就是为了告诉大家家里有个女儿,年纪到了,有想法赶紧来探,晚了就没机会了,谁看不出来啊!” 俞香月挺着硕大的肚子,颤巍巍的,看着就叫人胆战心惊,俞婉连忙扶她到一边坐下,“没记错的话,你就是这个月的预产期吧?怎么还没动静。

    ” “没事,我家有这传统。

    我娘生我二哥的时候,迟了半个月,我二哥还不是活蹦乱跳的。

    我一个舅舅也晚生一个月呢,不缺胳膊不缺腿的。

    ”俞香月拿起桌上的果子,靠在墙上悠闲吃着。

     “那也不该大意,不好好在家里等着,跑回娘家来做什么?万一生在这边,你公公婆婆能乐意?”当地的风俗,出嫁的女子可不兴回娘家生孩子,说是将婆家的运气带回去了。

     “我心里有数,不会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