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子夏白袖萝 作品
第39章
许多。
” “是吗?”薄子夏亦笑,苦涩万分的笑。
在修罗道那种地方惶惶不可终日,惧怕着合德所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甚至不曾注意到肌骨销减,又何苦注意? ☆、琴弦 央金回来了。
对于薄子夏而言,这至少算是一件好事。
次日,天刚亮,央金便和几名吐蕃人准备上马离开。
彼时薄子夏刚揉着眼睛迷迷糊糊起床,听到外面有马的嘶鸣声,慌忙追出去,见央金正要离开,便大声问:“你们要去哪?” 央金回头,对薄子夏摆摆手说:“我们去城中有事情要办。
阿妹,你还是回去休息吧。
” 央金对薄子夏素来知无不言,她这么说,大概的确有什么事不愿让薄子夏知晓。
薄子夏只好闷闷地应了一声,倚着门框看吐蕃人驱马下山,马蹄将积雪扬起来,成了一团团白雾。
凌令灵自从前日一大早离开厉鬼道之后,就再没回来过。
看他当时说的那些莫名其妙的话,可能是闯进修罗道踢馆,不知道是不是已经被修罗道众人撂倒打死了。
合德无家可归,应该也在山里冻死了吧?白袖萝的命也快要不长了,待一切人都已死去,或许自己的过往也就随着烟消雪融而化为无物。
她走出门,看吐蕃人纵马沿倾斜的山道冲下山。
山路上还积了雪,马却跑得飞快,可见吐蕃人是驯马高手名不虚传。
因为薄子夏站在高处,所以看得清楚,冲在最前面的吐蕃年轻人本来是将身体前倾伏在马背上保持平衡的,忽然像是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直起了腰。
马受惊扬蹄嘶鸣,不肯往前再行一步,其后人马大乱。
但是那个小伙子好像还没有弄清楚发生了什么事情,随后一个圆溜溜的东西从马背上滚落下来,血喷溅而出,洒在道两边的白雪上,薄子夏隔了这么远,也觉得那红色将眼睛都灼痛了。
那几人都用吐蕃语慌乱地喊了起来,薄子夏意识到,从马背上滚落下来的东西,是吐蕃小伙子的头……她不由自主倒吸了口冷气,也顾不得衣衫单薄,拔腿就往出事的地方跑过去。
道路两边都是灌木,其后便是积了皑皑白雪的大树。
若有刺客埋伏于其中,能够丝毫不被赶路的人所察觉,相隔数步摘下人头,甚至连一点雪都没有被震下来,该会是何等高手?薄子夏脑中转动着无数个念头。
杀人者会是合德吗?不对,合德的刀法没有这般出神入化;也不会是婆雅稚,因为婆雅稚右手残疾。
及至跑到山道上,太阳已经升了起来,阳光从挂满霜雪的树梢间漏下来,薄子夏看到那道横亘在路中的银光,宛若透明的刀刃,上面还挂着冻结的血珠。
一根发丝一般粗细的琴弦被系在道路两边的树上,正好拦在道路中间,大约有六尺来高,恰是人骑在马上时,脖颈的高度。
吐蕃人下山时,太阳尚未出来,这小伙子没有注意到路中的反光,马又跑得飞快,便被这琴弦硬生生将头颅勒掉。
此等杀人手法,薄子夏以前听说过,是山中的江湖客寻仇时惯用的手段,但受限颇多,近些年也鲜有听闻了。
薄子夏低头,看到死者红色的血从断颈中淌出来,泛着沫子,渗入被踩踏得发灰的雪地中。
会是谁在此处布下这根琴弦?修罗道的人自然最可疑,但修罗道行事风格多比较干脆,乘夜偷袭杀人,也不至于布下这样一道机关。
而且,琴弦设在路中,最多只能杀一人,比之挑衅,或许更像是个警告。
” “是吗?”薄子夏亦笑,苦涩万分的笑。
在修罗道那种地方惶惶不可终日,惧怕着合德所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甚至不曾注意到肌骨销减,又何苦注意? ☆、琴弦 央金回来了。
对于薄子夏而言,这至少算是一件好事。
次日,天刚亮,央金便和几名吐蕃人准备上马离开。
彼时薄子夏刚揉着眼睛迷迷糊糊起床,听到外面有马的嘶鸣声,慌忙追出去,见央金正要离开,便大声问:“你们要去哪?” 央金回头,对薄子夏摆摆手说:“我们去城中有事情要办。
阿妹,你还是回去休息吧。
” 央金对薄子夏素来知无不言,她这么说,大概的确有什么事不愿让薄子夏知晓。
薄子夏只好闷闷地应了一声,倚着门框看吐蕃人驱马下山,马蹄将积雪扬起来,成了一团团白雾。
凌令灵自从前日一大早离开厉鬼道之后,就再没回来过。
看他当时说的那些莫名其妙的话,可能是闯进修罗道踢馆,不知道是不是已经被修罗道众人撂倒打死了。
合德无家可归,应该也在山里冻死了吧?白袖萝的命也快要不长了,待一切人都已死去,或许自己的过往也就随着烟消雪融而化为无物。
她走出门,看吐蕃人纵马沿倾斜的山道冲下山。
山路上还积了雪,马却跑得飞快,可见吐蕃人是驯马高手名不虚传。
因为薄子夏站在高处,所以看得清楚,冲在最前面的吐蕃年轻人本来是将身体前倾伏在马背上保持平衡的,忽然像是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直起了腰。
马受惊扬蹄嘶鸣,不肯往前再行一步,其后人马大乱。
但是那个小伙子好像还没有弄清楚发生了什么事情,随后一个圆溜溜的东西从马背上滚落下来,血喷溅而出,洒在道两边的白雪上,薄子夏隔了这么远,也觉得那红色将眼睛都灼痛了。
那几人都用吐蕃语慌乱地喊了起来,薄子夏意识到,从马背上滚落下来的东西,是吐蕃小伙子的头……她不由自主倒吸了口冷气,也顾不得衣衫单薄,拔腿就往出事的地方跑过去。
道路两边都是灌木,其后便是积了皑皑白雪的大树。
若有刺客埋伏于其中,能够丝毫不被赶路的人所察觉,相隔数步摘下人头,甚至连一点雪都没有被震下来,该会是何等高手?薄子夏脑中转动着无数个念头。
杀人者会是合德吗?不对,合德的刀法没有这般出神入化;也不会是婆雅稚,因为婆雅稚右手残疾。
及至跑到山道上,太阳已经升了起来,阳光从挂满霜雪的树梢间漏下来,薄子夏看到那道横亘在路中的银光,宛若透明的刀刃,上面还挂着冻结的血珠。
一根发丝一般粗细的琴弦被系在道路两边的树上,正好拦在道路中间,大约有六尺来高,恰是人骑在马上时,脖颈的高度。
吐蕃人下山时,太阳尚未出来,这小伙子没有注意到路中的反光,马又跑得飞快,便被这琴弦硬生生将头颅勒掉。
此等杀人手法,薄子夏以前听说过,是山中的江湖客寻仇时惯用的手段,但受限颇多,近些年也鲜有听闻了。
薄子夏低头,看到死者红色的血从断颈中淌出来,泛着沫子,渗入被踩踏得发灰的雪地中。
会是谁在此处布下这根琴弦?修罗道的人自然最可疑,但修罗道行事风格多比较干脆,乘夜偷袭杀人,也不至于布下这样一道机关。
而且,琴弦设在路中,最多只能杀一人,比之挑衅,或许更像是个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