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意的百姓。

     “有人怀疑庞淄消息的真实性,但更多还是选择相信他。

    ”顾清晏不太能理解这些人的想法,明知道这个人不可信,为什么还要选作视而不见? “看来你很困惑?”南枝轻笑,他很少看见伴读也有这样不知所措的时候,更多对方都是一副运筹帷幄的做派。

     “确实不太明白他们的想法。

    ”面对南枝,顾清晏向来很坦诚。

     “那我今日再教你一个新词,知道什么叫沉没成本吗?”教顾清晏是件极有成就感的事,对方极高的领悟力一点就透,举一反三能力极强。

     这应该是所有老师最喜欢的学生,实在是太省心了。

     “沉没成本?”顾清晏跟着重复这四个字,似有所悟,看着南枝等待具体答案。

     “人在追逐一样东西的时候,如果还没投入情感和物质,这个时候及时收手没有任何损失,也不会感觉到遗憾,后来知道这是一场骗局也没那么难以接受。

    ”南枝习惯举例说明。

     伴读点头,的确如此,因为没有任何代价,所以根本无所谓,如同旁观者一般,甚至还会庆幸当初自己足够聪明。

     “所以这些百姓是因为相信庞淄已经投入成本,就和做生意一样,不收回本钱不会轻易罢休?”顾清晏按照南枝讲的逻辑,顺着想了下去。

     就是这样,只要他说个开头,对方就能顺着自己理解。

     南枝肯定点头,满意的看着伴读。

     “特别是如今百姓投入的不仅是生意成本,而是保证未来生活的积蓄。

    ”这些积蓄是他们活命钱,这让他们更加承受不起代价,为了拒绝承受代价只能固执相信这就是真的。

     这么一说顾清晏就完全能够理解了,对于他们而言,这么点银子掉了也不会过多心疼,但老百姓不一样,他们全部身家就只有这么多。

     位置不一样,观念自然也不一样,因此顾清晏在他这个位置不能理解百姓的固执,只会觉得他们无药可救。

     换个位置设身处地想想就不难发现,这些老百姓固执的背后,隐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