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老太太 作品
第115章
关外的鞑子可不比江南的倭寇,游牧民族骁勇善战,频频劫掠地方,八年前甚至绕过大同府,三千铁骑就直逼京师,虽然城墙高深不可入内,却围住京师一个月之久,当时的兵部尚书害怕陛下怪罪,拔剑自刎而死。
朝廷军队可谓是闻鞑子骑兵色变,根本不敢与之抗衡。
水袖摇摇头:“具体情况并不知道,是许老先生送来的消息。
” 秦舒当机立断,吩咐:“派人把金库的门封牢,任何人不许出入。
”又宽慰自己:“宣府是天下雄关,往常也不是没有鞑子骑兵来过,即便是围住京师那一次,也不过是绕道而行,并没有攻破宣府。
” 秦舒话音刚落,冯老掌柜提着灯笼过来:“秦先生,相熟的官兵传了消息来,外头来了三万鞑子骑兵,领兵的蒙古人俺答。
这个人听说钦差陆大人在宣府,便提兵三万,要报当年一箭之仇。
” 三万骑兵?秦舒坐在那里,只觉得腿软,上次围住京师也不过才五万,她问:“一箭之仇?” 冯老掌柜道:“秦先生有所不知,这位陆大人原先也来巡边过,他那个时候也年轻,虽是文官,却颇为骁勇,一箭射掉这位俺答的右眼。
” 他在宣府待久了,这样的事也经历多了,反而反过来宽慰秦舒:“秦先生放心,便是有十万蒙古鞑子来,也攻不破咱们这宣府城。
何况这时候天气冷,过不了几天便是大学,这些鞑子往城外抢些金银财货,最多一个月变回打道回府,这是绝不会有错的。
” 抢些金银粮食好过冬,这自然最好的结果,便是这个结果,城外那些乡野的百姓只怕是活不了的。
秦舒沉吟,对冯老掌柜道:“外头怎么样,咱们无能为力,只是咱们分号的金库实在显眼。
我从前说过,各地的分号都要有备用的金库。
你们宣府照办没有?” 见他点头,秦舒还待吩咐,边听得外面一阵马蹄声,水秀打起帘子,飘进一片茫茫的雪花:“先生,陆大人到了。
” 90 秦舒抬眼,便见陆赜一身墨色织金螭纹袍子,腰上照旧是玉带。
他站在门口,长身玉立,背后萦着烛光,无数的飘絮裹了进来。
陆赜站在那里,并不说话,神色淡淡地望着秦舒。
冯老掌柜见状心里惊奇,这位钦差大人深夜前来,瞧门口那丫头水袖的模样,当是认识的,觑了一眼见秦先生倒还好,只这位钦差大人的眼神却是直勾勾的,他立刻知趣拱手:“秦先生、陆大人,老朽告退了。
” 一时间,帘子重新放下,隔断风雪声,陆赜不知道在那里站了多久,这才走上前去,虚虚地握住秦舒的指尖,照旧是冰凉的:“你本就体寒,这时节听外头人回事,倘若没生铜炉炭盆,衣裳还是要多穿的。
” 秦舒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刚才听了鞑子兵临城下的消息,这时候瞧见陆赜竟然觉得很安心,以至于她的神色有些怪异,她把手从陆赜掌中抽出来,后退两步,拉开距离,语气比往常更加冷淡:“有事吗?” 她似乎才起来不久,不着粉黛,青丝如瀑般散落在后背,一身雨过天青色沿边儿金红大袖比甲,下面是同色的六幅湘水裙,那腰不堪盈盈一握,衬得整个人仿佛都泛着玉色。
陆赜很想像在杭州那样,松松地揽着她的腰,把着她的手一笔一划得教她写字。
不过那时候心思全不在笔墨上,往往写到一半,便扯下软帐,盖住一袭春色。
那时候有多少海棠春色,今日就有多少冷若冰
朝廷军队可谓是闻鞑子骑兵色变,根本不敢与之抗衡。
水袖摇摇头:“具体情况并不知道,是许老先生送来的消息。
” 秦舒当机立断,吩咐:“派人把金库的门封牢,任何人不许出入。
”又宽慰自己:“宣府是天下雄关,往常也不是没有鞑子骑兵来过,即便是围住京师那一次,也不过是绕道而行,并没有攻破宣府。
” 秦舒话音刚落,冯老掌柜提着灯笼过来:“秦先生,相熟的官兵传了消息来,外头来了三万鞑子骑兵,领兵的蒙古人俺答。
这个人听说钦差陆大人在宣府,便提兵三万,要报当年一箭之仇。
” 三万骑兵?秦舒坐在那里,只觉得腿软,上次围住京师也不过才五万,她问:“一箭之仇?” 冯老掌柜道:“秦先生有所不知,这位陆大人原先也来巡边过,他那个时候也年轻,虽是文官,却颇为骁勇,一箭射掉这位俺答的右眼。
” 他在宣府待久了,这样的事也经历多了,反而反过来宽慰秦舒:“秦先生放心,便是有十万蒙古鞑子来,也攻不破咱们这宣府城。
何况这时候天气冷,过不了几天便是大学,这些鞑子往城外抢些金银财货,最多一个月变回打道回府,这是绝不会有错的。
” 抢些金银粮食好过冬,这自然最好的结果,便是这个结果,城外那些乡野的百姓只怕是活不了的。
秦舒沉吟,对冯老掌柜道:“外头怎么样,咱们无能为力,只是咱们分号的金库实在显眼。
我从前说过,各地的分号都要有备用的金库。
你们宣府照办没有?” 见他点头,秦舒还待吩咐,边听得外面一阵马蹄声,水秀打起帘子,飘进一片茫茫的雪花:“先生,陆大人到了。
” 90 秦舒抬眼,便见陆赜一身墨色织金螭纹袍子,腰上照旧是玉带。
他站在门口,长身玉立,背后萦着烛光,无数的飘絮裹了进来。
陆赜站在那里,并不说话,神色淡淡地望着秦舒。
冯老掌柜见状心里惊奇,这位钦差大人深夜前来,瞧门口那丫头水袖的模样,当是认识的,觑了一眼见秦先生倒还好,只这位钦差大人的眼神却是直勾勾的,他立刻知趣拱手:“秦先生、陆大人,老朽告退了。
” 一时间,帘子重新放下,隔断风雪声,陆赜不知道在那里站了多久,这才走上前去,虚虚地握住秦舒的指尖,照旧是冰凉的:“你本就体寒,这时节听外头人回事,倘若没生铜炉炭盆,衣裳还是要多穿的。
” 秦舒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刚才听了鞑子兵临城下的消息,这时候瞧见陆赜竟然觉得很安心,以至于她的神色有些怪异,她把手从陆赜掌中抽出来,后退两步,拉开距离,语气比往常更加冷淡:“有事吗?” 她似乎才起来不久,不着粉黛,青丝如瀑般散落在后背,一身雨过天青色沿边儿金红大袖比甲,下面是同色的六幅湘水裙,那腰不堪盈盈一握,衬得整个人仿佛都泛着玉色。
陆赜很想像在杭州那样,松松地揽着她的腰,把着她的手一笔一划得教她写字。
不过那时候心思全不在笔墨上,往往写到一半,便扯下软帐,盖住一袭春色。
那时候有多少海棠春色,今日就有多少冷若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