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长椅上。

     柳大姐从衣服里面翻出一个钱袋。

     把钱袋递给她,“这是大姐攒的钱,六十多点,北京路这么远,去一趟也不容易,你看上啥喜欢的,能买就买,不过,你省着点花!” 柳三妹自己有钱,自然不能要她这点家当,于是把钱袋推了回去,“还是算了,你好不容易攒的,我哪能要你的。

    ” 柳大姐故意板着脸,嗔道,“跟姐还客气。

    再说了,这里还有三十是你给的呢。

    就当是物归原主了。

    ”见她依旧推辞便只好道,“你在北京看上有啥适合姐能穿的衣服,给姐带一件,省得同事说我是土老帽。

    ” 要说这事,柳二姐也给了她五十块钱,给她带衣服。

    柳大姐再会省钱,也是个大姑娘,想买新衣裳美美也很正常。

    她二话不说就收下了。

    打定主意,挑两件好看的给她们带回来。

     没等多会儿,火车就来了,因为只停三十分钟时间比较赶,和柳大姐简单道了声别,柳三妹听到检票员在拿喇叭不停地喊,柳三妹立刻拎起自己的行礼,拿着票到检票台。

    只有两个检票口,人特别挤,全排成队,排了十几米,最前面的人把票递给检票员,她仔细核对后放行。

     等好不容易挤上火车,坐下来,已经八点十分了。

     国庆是国家放假的日子,人特别多,几乎没有空余的位置。

    柳三妹的位置是两人座的靠窗位置。

    火车上因为没有空调,所以车窗是可以移动的,现在十月份,天气不热不凉刚刚好,坐在窗边可以看看外面的风景。

    柳三妹把自己的行礼放在座位的上方。

    柳三妹立刻坐下来,柳三妹依稀在书上看过,这种旧时代的火车行驶起来是有些晃晃悠悠的,不能看书,所以,她只好闭目养神。

     鼻间突然闻到一股大葱味儿,柳三妹睁开眼,旁边的年轻姑娘正用煎饼卷着大葱,吃得津津有味。

     这人没说话,光这伙食就能看出是山东人。

     再仔细打量这姑娘,穿着款式有些新颖的粉色小花点缀的衬衫,圆领,对襟掐着木耳边,袖口微收,有点像灯笼袖。

    腕上戴着进口手表,长得很英气,有点偏粗的眉毛、丹凤眼、圆头鼻子,未语先笑的气质,一看就是个爱笑的姑娘,柳三妹对她很有好感。

     汽笛声响起,火车缓缓开动,咣当咣当的声音时有耳闻。

     乘坐远程火车格外乏味,许多人都不愿意说话,担心说出的话不对,惹来麻烦。

     年轻姑娘用手绢擦完嘴后就热情地道:“小妹妹到哪里下车?” “北京。

    ”柳三妹回答,然后反问对方。

     年轻姑娘笑呵呵地道:“咱们真有缘,我也是到北京。

    我是从上海上的车,坐这一路可真是累得够呛,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好。

    我叫方琪,到北京探亲,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柳绝妹。

    ” “柳绝妹,我看你年纪不大,你家大人怎么就放心你一个人出门呐。

    ” 柳三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