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晚芙陆老夫 作品
第251章
矩还更多些,小袁氏每天都早早起来,去伺候婆母裴夫人用早膳,再是陪着婆母见长辈,今天来的是表姑母,她和大袁氏两个晚辈,从早上站到中午,等回去的时候,小腿都浮肿了,躺在榻上,嬷嬷拿了热帕子给她热敷,边道,“您今早天没亮就起来了,睡会儿吧。
” 小袁氏叹气,“哪有睡的功夫,就是回来歇歇脚的,等会儿太太午睡醒,要是没瞧见我,又要训我了。
当初娘说读书人家规矩多,我还不信,如今才是真吃到苦头了。
等会儿就过去,我看娘为着小姑子的事,心情不大好,还是别触她霉头了。
” 嬷嬷边揉腿,边问,“可是去探亲那事儿?” 小袁氏点头,“其实要我说,多大点事啊。
夏氏毕竟也是姑爷的生母,去夏家走走亲戚,也算不得什么大事,陆家长辈都没说什么。
再说了,也就自家人知道。
” 嬷嬷听了后便道,“太太是怕旁人议论吧……” 小袁氏点点头,摆手道,“不说这事了,对了,你今早说我娘家的年礼送来了,还有信吧?拿来我看看。
” 嬷嬷闻言,忙起身去取了信过来,小袁氏接过去,边拆边自言自语道,“上回托娘打听的事,也不知有消息没有……按说南靖就那么大,找起来应当很容易才是。
” 万一真找到什么亲戚,也可去和卫世子夫人说一声,不过听说她也回苏州探亲去了。
信很快拆开了,小袁氏一目十行,前两页都是家里那些事,什么弟媳有了好消息之类的,她也是草草扫过,等看到一处“你先前问的事,娘托你舅舅去南靖打听了,确有这样一户人家”,便打起了精神,继续看下去。
然后,嬷嬷便看见小袁氏像是看了什么恐怖的东西,脸色一下子变了。
她正不知道自己该不该问,却见小袁氏一下子把信捂在了胸口,像是怕被谁看见似的,慌张地吩咐嬷嬷,“去把烛台拿过来。
” 嬷嬷忙去取了烛台过来,就看见小袁氏仿佛犹豫了会儿,才下了决心,把伸出手,跳动的烛火一碰到宣纸,火便顺势爬上来,不多时,连青烟也散去,屋里便只余些灰烬。
185.第185章他不想去猜测陆则托孤…… 185 陆则从宴席处离开,回到棣棠院,把斗篷脱了递给小厮,正这时,常安匆匆从外进来,走到他身边,低声道,“世子,京中来信了。
” 陆则闻言只嗯了一声。
二人进了书房,陆则取过信看,信是留在府中的严殊写的,三日一封,倒并无什么特别。
陆则之所以敢陪着阿芙来苏州,也是猜到这情形。
按照以往的战事,蒙古从未在冬天发动过战争,秋季丰收、谷盈仓满,若要劫掠,会选在十月前后。
父亲来信,也恰恰印证了这一点。
一入冬,人马寸步难行,易守难攻,对攻方而言粮草难以为继,也不划算。
如不为粮草,只为疆域,则会选春耕时节发动战事。
边关九镇皆自给自足,一部分兵力便是农闲为兵,农忙为农,战事一旦打响,春耕乃至整年的收成必受影响。
越往后打,对蒙古越有利。
北地无战事,朝中也难得太平。
“近日朝中太平,唯一事引朝臣议论。
陛下有意为明安公主晋长公主封号,礼部尚书认为公主孀居,不宜加封。
陛下不虞,翌日撤礼
” 小袁氏叹气,“哪有睡的功夫,就是回来歇歇脚的,等会儿太太午睡醒,要是没瞧见我,又要训我了。
当初娘说读书人家规矩多,我还不信,如今才是真吃到苦头了。
等会儿就过去,我看娘为着小姑子的事,心情不大好,还是别触她霉头了。
” 嬷嬷边揉腿,边问,“可是去探亲那事儿?” 小袁氏点头,“其实要我说,多大点事啊。
夏氏毕竟也是姑爷的生母,去夏家走走亲戚,也算不得什么大事,陆家长辈都没说什么。
再说了,也就自家人知道。
” 嬷嬷听了后便道,“太太是怕旁人议论吧……” 小袁氏点点头,摆手道,“不说这事了,对了,你今早说我娘家的年礼送来了,还有信吧?拿来我看看。
” 嬷嬷闻言,忙起身去取了信过来,小袁氏接过去,边拆边自言自语道,“上回托娘打听的事,也不知有消息没有……按说南靖就那么大,找起来应当很容易才是。
” 万一真找到什么亲戚,也可去和卫世子夫人说一声,不过听说她也回苏州探亲去了。
信很快拆开了,小袁氏一目十行,前两页都是家里那些事,什么弟媳有了好消息之类的,她也是草草扫过,等看到一处“你先前问的事,娘托你舅舅去南靖打听了,确有这样一户人家”,便打起了精神,继续看下去。
然后,嬷嬷便看见小袁氏像是看了什么恐怖的东西,脸色一下子变了。
她正不知道自己该不该问,却见小袁氏一下子把信捂在了胸口,像是怕被谁看见似的,慌张地吩咐嬷嬷,“去把烛台拿过来。
” 嬷嬷忙去取了烛台过来,就看见小袁氏仿佛犹豫了会儿,才下了决心,把伸出手,跳动的烛火一碰到宣纸,火便顺势爬上来,不多时,连青烟也散去,屋里便只余些灰烬。
185.第185章他不想去猜测陆则托孤…… 185 陆则从宴席处离开,回到棣棠院,把斗篷脱了递给小厮,正这时,常安匆匆从外进来,走到他身边,低声道,“世子,京中来信了。
” 陆则闻言只嗯了一声。
二人进了书房,陆则取过信看,信是留在府中的严殊写的,三日一封,倒并无什么特别。
陆则之所以敢陪着阿芙来苏州,也是猜到这情形。
按照以往的战事,蒙古从未在冬天发动过战争,秋季丰收、谷盈仓满,若要劫掠,会选在十月前后。
父亲来信,也恰恰印证了这一点。
一入冬,人马寸步难行,易守难攻,对攻方而言粮草难以为继,也不划算。
如不为粮草,只为疆域,则会选春耕时节发动战事。
边关九镇皆自给自足,一部分兵力便是农闲为兵,农忙为农,战事一旦打响,春耕乃至整年的收成必受影响。
越往后打,对蒙古越有利。
北地无战事,朝中也难得太平。
“近日朝中太平,唯一事引朝臣议论。
陛下有意为明安公主晋长公主封号,礼部尚书认为公主孀居,不宜加封。
陛下不虞,翌日撤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