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韩家到现在也没分家,也就没个章法。

     老头老太太本着不榨干大儿子不罢休的原则,从韩江那里榨来的钱,又都补贴韩海了。

     这钱说到底是谁上缴的,又便宜了谁,韩海还能不清楚? 可人心不足蛇吞象,公交公司分完这一拨周转房,是没有希望再分房子了,要房子他们得自己想办法。

     现在京市就三种房子,第一是商品房,一平米小一千,买一套还不得要七八万! 第二就是这种小院,一般一个院子住着好几家,关系非常复杂,要是运气好全买下来大概也就是三万多四万来块钱,但是买回来还得装修,收拾停当又要掏出来几万块。

     第三就是单位集资房,每个单位集资建房的情况不一样,视情况而定。

     韩海他们没有买商品房的钱,就只能买个小院。

     但眼下有个绝好的机会,说不定就能靠着这个买房呐! 屋内范晓娟正在跟丈夫比划着要做个取暖的架子和炉子。

     北方的天实在是太冷了,要洗个澡都不方便,用热水就更不方便了。

     为了节约能源,后世人想出来很多妙招,其中一个就包括围炉灶子。

     炉子是那种不太隔热的,外层贴着藕煤炉子做一层不锈钢水箱,无论春夏秋冬,只要藕煤炉子不灭,外层的不锈钢水箱里面的水都是热的,源源不断。

     范晓娟一说完,韩江就明白了,开始画图。

     有了这个图,去找人定制一个水箱就可以了。

     藕煤炉子热个水是大难题,洗澡只能去公共澡堂。

     什么时候能有个宽敞的浴室,什么时候能有独立卫生间呢,什么时候能供暖呢,等买下来整个小院,还不由着自己折腾? 而这时候,对面倒座房里的彭彩兰一张脸黑的跟锅底差不多了。

     自从范晓娟在外面一嚷嚷,现在谁都知道他们单位给分了房子,一天到晚的都是人来问她什么时候搬走。

     最最可气的是单位那边一旦说好,就不能退了。

     单位的房子也不能转租,房租又是每个月从工资里面固定扣的。

     这不是逼着她搬走吗! 真是气死个人。

     她心里不舒服,还不知道找谁吐个槽,刚巧这时候听见外面有动静,有个女人从外面探出来了个脑袋。

     是孙家的小闺女孙如凤。

     孙如凤没出嫁的时候就跟彭彩兰关系好,原因无他,这闺女没出嫁前就看上了韩江,要死要活的要嫁,可那会儿韩江已经是已婚男人一个,孙家奶奶觉得丢脸,恨不得远远的把这个闺女打发走。

     孙如凤到现在还没嫁人,不过已经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