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衙役,有些人穿着皂衣,有些人穿的却是便服。

     江舒涵瞅着这些人有些不对劲儿。

     古人对面容是非常在意的。

     就比如科举选官,先不谈他们的殿试成绩,“身、言、书、判”作为首要条件。

     身就是体型和外表,长相最基本的要求是五官端正,不能是歪瓜裂枣,还得要仪表堂堂,用老百姓一句俗话就是“横有横,竖有竖”,否则很难在百姓面前立官威。

     言就是说话,得要口齿清晰,会说雅言(官话),否则说一口乡音,跟百姓和其他官员交流困难,有碍治事。

     书就是字要写得工整漂亮,这对经常得看折子的皇帝而言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如果字写得丑,皇帝看着就费劲,还怎么看? 判就是要会判断,思维要敏捷,审判明断。

    官员要是没有判断力,很容易变成昏官。

     在这四条标准之中,“身”居首位,也是最重要的。

    因为观瞻所系,放在最前面就起强调作用。

     除了科举,还有刑法。

     古代对犯了事的犯人,其中有一项就是在脸上刻字。

    这是警告百姓,不要轻意犯法。

     而这些衙役,前头那几个还算方正,后头出来的这些就没法看了。

     瘦瘦矮矮,脸上长麻子也就罢了,竟然还有几个脸上刻了字。

    瞧着那字刻上去时日不长,疤痕还很清晰,呈现粉红色,刀痕赫然是个“盗”字。

     所以这些人不是真的衙役。

     似是印证江舒涵的猜想,从里面走出一个体型魁梧的大汉。

    跟其他人不一样,他身上穿着铠甲,面容严峻,气势逼人。

     这人江舒涵认识,不,确切点讲,是原身认识。

     第二世原身带着大儿子逃到沙江县,全城百姓无论男女老少全部到城门抵抗,最终还是被叛军攻陷。

    那个打开城门骑着高头大马,踩着百姓尸体进城的将军正是此人。

     他叫卫异。

    两军对垒的时候,原身听说过不少关于他的事情。

     别看他一脸络腮胡,其实他现在才十八岁。

    他有个妹妹相依为命,当地县令看中他妹妹的美貌,强行将她掠去。

    卫异得知,半道将妹妹抢回。

    县令一计不成,改为诬陷卫异偷盗,将他捉拿下狱。

     他妹妹为了救她,向县令献身,等卫异释放,她却吊死在县衙门口。

     卫异血气方刚,痛失亲妹,一怒之下,将跟他关在同一个牢房的囚犯全部放了。

     当时他在牢里拜了两个兄弟,老大叫李起,老二叫李木,两人是匪寇,身后跟着一群小弟,他们冲进县衙将县令一家团团围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