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参与攻谭很难捞到什么好处,这只会是赔本买卖,折损的将士和粮草花费都是难以用金钱来衡量的。

     灾荒年代,金银财宝没法立刻变成粮食,战争用掉的粮草,需要民间几次丰收才能重新填满?并且训练有素的铁血军队也不是想有就有。

     可一方是国君,一方是臣子,且有伐梁之战例子在前,武国拒绝不得当,就会被扣下一顶帽子。

     燕皇利用了这一点,对商悯的紧逼和发问都是他筹谋的一环,不管武国接受还是拒绝,燕皇都是赢。

     接受就可消磨国力,不接受也可借由头发难,甚至提出别的要求。

    兵你不借,粮和武器你总可以借一借吧?更别说你武国的大公主也要参与攻谭。

     一场谈话,燕皇有三个目的。

     一为将商悯从大学宫和质子群体中剥离出来,分化质子们的联系。

     二为试探武国底线,武国的应对将决定燕皇更进一步的计划。

     三为更严密地掌控商悯,师从镇国大将军是好听的说法,把她放苏归身边,是为让苏归监管她。

     现在这三个目的他基本都达成了。

     就是有一件事,一件最根源的事,商悯冥思苦想,依然没能思考出答案。

     ――燕皇为何偏偏要攻谭国? 为什么是谭国,而不是其他国? 攻打这样一个国家,捞不到什么好处,还会让大燕失去西北屏障。

    严重一点说,这一战说不定会进一步动摇众多诸侯国对皇帝的信任。

     当年伐梁诸侯齐聚,是因为梁国真的要造反,众诸侯怕天下易主,怕梁王上位后把矛头对准其余诸侯,再加上当初燕室虽不比建朝之初得人心,但终究仍有余威,是以伐梁。

     但谭国……平心而论,商悯不相信谭国是真反! 自太后逝去,巨大的阴霾就笼罩了宿阳,连带着天下风云都变得变幻莫测,难以捉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