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取善孟惜和 作品
第139章
他本来也快到致仕的年纪,只是家里晚辈青黄不接,没一个堪当大任,孙子孙女又都快要婚嫁,这才想着再等一等。
如今事发突然,却是一个合适的致仕时机。
“你与静王之事……罢了,既然此事宫中已有论断,也无需我再说些什么。
”孟尚书长叹一声。
只是这两日,他就感觉到朝中上下暗潮汹涌,静王的未来还未可知。
谁能想到,小孙女躲过了颖王,大孙女却压在了静王身上。
“孙女还有一事,想劝劝祖父。
”孟惜和没有多说静王的事,转而说道,“便是我也知道如今局势不明,祖父在还好,若有一日祖父退了,我爹绝不是个能担起孟府的人。
” “以他糊涂又软弱的性格,只会得罪人和坏事,祖父就算是想扶他也扶不起来。
” 孟尚书没有因为她这样说自己的父亲而出言责怪,其实他自己心里也很清楚大儿子是个什么样的。
只是那到底是他第一个养大的儿子,前头一个没立起来,这个好不容易才养活,当初又恰是他在仕途最忙碌的时候,儿子在老家被父母养成那样,再接到身边来时,已经改不了了,而且他也没有太多时间倾注在他的身上。
这些年来,他不知给这个儿子拉了多少关系,为他铺了多少路,才让他能安安稳稳当个国子监司业。
可再想往上,就难了。
方才,他还考虑着,是否要用自己的致仕,再为大儿子换个好前途。
如今大孙女这不客气地一番话,直接就打碎了他的念头。
“依我看,祖父还是早些想办法把三叔调回来,至少三叔不像父亲和二叔那样糊涂。
” 孟惜和已经快要不记得三叔的模样,他外任好几年,许久没回京,但她还记得三叔性格很好,对她们姐妹也很关切,正正经经科举考出来的聪明人,是家中和祖父最像的一个。
“你父亲确实不堪大任,照你说的,我会看管他不要惹事,但调你三叔回京便罢了,现在不是个好时机。
” 大孙女嫁了静王,小孙女又定了崔指挥使,他们家现在已经够惹眼了,以后真有个万一,小儿子在外任职
如今事发突然,却是一个合适的致仕时机。
“你与静王之事……罢了,既然此事宫中已有论断,也无需我再说些什么。
”孟尚书长叹一声。
只是这两日,他就感觉到朝中上下暗潮汹涌,静王的未来还未可知。
谁能想到,小孙女躲过了颖王,大孙女却压在了静王身上。
“孙女还有一事,想劝劝祖父。
”孟惜和没有多说静王的事,转而说道,“便是我也知道如今局势不明,祖父在还好,若有一日祖父退了,我爹绝不是个能担起孟府的人。
” “以他糊涂又软弱的性格,只会得罪人和坏事,祖父就算是想扶他也扶不起来。
” 孟尚书没有因为她这样说自己的父亲而出言责怪,其实他自己心里也很清楚大儿子是个什么样的。
只是那到底是他第一个养大的儿子,前头一个没立起来,这个好不容易才养活,当初又恰是他在仕途最忙碌的时候,儿子在老家被父母养成那样,再接到身边来时,已经改不了了,而且他也没有太多时间倾注在他的身上。
这些年来,他不知给这个儿子拉了多少关系,为他铺了多少路,才让他能安安稳稳当个国子监司业。
可再想往上,就难了。
方才,他还考虑着,是否要用自己的致仕,再为大儿子换个好前途。
如今大孙女这不客气地一番话,直接就打碎了他的念头。
“依我看,祖父还是早些想办法把三叔调回来,至少三叔不像父亲和二叔那样糊涂。
” 孟惜和已经快要不记得三叔的模样,他外任好几年,许久没回京,但她还记得三叔性格很好,对她们姐妹也很关切,正正经经科举考出来的聪明人,是家中和祖父最像的一个。
“你父亲确实不堪大任,照你说的,我会看管他不要惹事,但调你三叔回京便罢了,现在不是个好时机。
” 大孙女嫁了静王,小孙女又定了崔指挥使,他们家现在已经够惹眼了,以后真有个万一,小儿子在外任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