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他坐于马上,手绕了圈缰绳,道:“我听我师父说起当年的盛况,印象最深的,其实是他的另一个队友。

    ” 成元说:“我很喜欢锟铻山门前的一句话,是兵祖赠予胜利者的。

    ” “施溪,你肯定听过锟铻的金色焰火吧。

    ” 成元朝他一笑,扬眉,竟也有了些意气风发的感觉。

     “古代战争传信,用的是烽火狼烟。

    若有敌军来犯,白天施烟,夜间点火,烽火台群山相连,瞬息间便能传信万里、声势联结。

    ” “不过那个时候的烽烟很容易出现异常。

    比如柴草被雨淋湿不能点燃,或者风沙晦日无法示警。

    因此,前人为完善烽火台做了很多尝试。

    ” “他们有考虑过叫阴阳家的术士操控墩台上的天气,有考虑过军中上下级之间使用墨家的【鸿镜】传信,可惜这些都没能成功。

    最后,是一位兵圣,提出了改动‘平安烟’。

    ” 成元解释说:“烽火台没有敌情的时候,夜晚也会举火报平安,这就叫‘平安烟’,而这位兵圣将‘平安烟’改成了一道火。

    ” “这就是金色焰火的来历了,它无畏黑暗,无畏雾霾,无畏风沙。

    这道金色的火,一经点燃,就立于城墙,永远不会熄灭。

    除非镇守烽火台的士兵发现战乱,主动把它熄灭,悬灯举旗,告示敌情。

    ” “而等战争结束后,士兵们做的第一件事,也是将它重新点燃在烽堠上。

    ” “云歌城的贵族们永远不会知道的。

    ”成元说:“他们总觉得战争胜利的象征,是凯旋,是锣鼓喧天,是宫廷将军宴。

    ” “可这都是军官的殊荣。

    对于一个士兵来说,胜利只是金色火重新燃起的那一瞬间。

    ” 成元:“锟铻最出名的,一是埋骨之地,二就是这金色焰火了吧。

    天下烽火台的火体本源,就燃烧于锟铻高台上。

    ” “它代表了太平盛世,更代表了胜利。

    ”成元想了想,说:“又或许,可以说,它就是胜利本身。

    ” “……谁不想夺得锟铻大比的魁首呢。

    ”成元轻喃,笑了下,语气压抑着向往,说:“成为第一的那一刻,连焰火,都会为你喝彩。

    ” 他谈起云歌和锟铻,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施溪对于兵家了解得并不多,只知道【锟铻大比】的选拔方式,支着下巴点头,也算是涨了见识。

     施溪偏头,看着成元眼中昂扬的斗志和希冀,问:“所以你还没说,你崇拜的那个人是谁。

    ” 成元沉默片刻,,抿唇张嘴,说出了那个施溪早就猜到的名字。

     “他叫,纳兰拓。

    ” 施溪语气莫名:“……纳兰拓。

    ” 成元点头:“天下很少人知道他名字,可我听我师父讲完那一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