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爱棠程瞻的 作品
第3章
大概是以为他看不上人家,在婉拒呢。
杨爱棠做菜做累了,也没有很多胃口,就在一旁看着大家吃,偶尔跟着端一端酒杯。
北京离得远,他外婆孤单一人住在乡下,平时都仰赖这些亲戚们的帮衬,于是在大家离开时,他挨个地送出拜年的红包,又握着手跟人说了半晌的话。
他并不是不通人情世故,在非常必要的时候,他可以拉下自己并没有多少的脸面。
何况他笑得那么好看。
但有些人,主要是职场上的外人,总是会认为他冷漠。
其实他在程瞻面前,就常常会笑,也常常会哭。
不过,这也不重要。
他将亲戚送出一里地,走着弯弯曲曲的田间小道回来,在昏暗中呵了口气,那雾气便好像笼住了千家万户的灯光。
也许因为身处一个与程瞻完全无关的地方,他对于分手这件事,还没有多少实感。
偶尔他会想到程瞻,比如在收拾餐桌洗碗的时候,会想这件家务在北京是程瞻来做的;在去村里后山上坟的时候,会想程瞻愿意向他的外公和母亲磕头吗;在钻进纱帐躺上床的时候,会想这么厚的被褥,北方出身的程瞻恐怕睡不习惯。
哦,分手了。
那分就分了呗。
想一想有什么关系,意识的潜流本就很难控制,如果刻意去控制,反而显得自己欲盖弥彰不是吗。
本来,恋爱四年,在人生里留下一些痕迹是难免的。
也没必要抹杀它。
农村的夜晚好像比北京要格外地黑一些。
他睁着眼睛,看着漆黑一片的床顶,又从枕头边摸出了手机。
他打开微信,置顶上还是“程瞻”,他在心里“哦”了一声,将置顶取消了。
程瞻立刻一落千丈,落到微信的不知哪个深渊里去了。
他往下滑,一边慢慢地想,他们好像确实很久没有互相发微信了。
毕竟过年前他们还同居着,也没有那么多话要在网上说。
他点开一个个带着红点的公司部门群,往回翻看聊天记录,捡了几个红包的漏,而后看见大年初三那天,有人在张罗着给留在北京的同事们安排一次新春郊游,时间是正月十五。
他想了想,点进那个人的头像,问:“郊游去哪里啊?” “?!你要参加?你不是回老家了嘛。
” “在考虑。
” “去十渡,现在有八个人了。
每人五百,多退少补,来不来?” 他还没有回复,对方就噌噌噌地发来若干郊游
杨爱棠做菜做累了,也没有很多胃口,就在一旁看着大家吃,偶尔跟着端一端酒杯。
北京离得远,他外婆孤单一人住在乡下,平时都仰赖这些亲戚们的帮衬,于是在大家离开时,他挨个地送出拜年的红包,又握着手跟人说了半晌的话。
他并不是不通人情世故,在非常必要的时候,他可以拉下自己并没有多少的脸面。
何况他笑得那么好看。
但有些人,主要是职场上的外人,总是会认为他冷漠。
其实他在程瞻面前,就常常会笑,也常常会哭。
不过,这也不重要。
他将亲戚送出一里地,走着弯弯曲曲的田间小道回来,在昏暗中呵了口气,那雾气便好像笼住了千家万户的灯光。
也许因为身处一个与程瞻完全无关的地方,他对于分手这件事,还没有多少实感。
偶尔他会想到程瞻,比如在收拾餐桌洗碗的时候,会想这件家务在北京是程瞻来做的;在去村里后山上坟的时候,会想程瞻愿意向他的外公和母亲磕头吗;在钻进纱帐躺上床的时候,会想这么厚的被褥,北方出身的程瞻恐怕睡不习惯。
哦,分手了。
那分就分了呗。
想一想有什么关系,意识的潜流本就很难控制,如果刻意去控制,反而显得自己欲盖弥彰不是吗。
本来,恋爱四年,在人生里留下一些痕迹是难免的。
也没必要抹杀它。
农村的夜晚好像比北京要格外地黑一些。
他睁着眼睛,看着漆黑一片的床顶,又从枕头边摸出了手机。
他打开微信,置顶上还是“程瞻”,他在心里“哦”了一声,将置顶取消了。
程瞻立刻一落千丈,落到微信的不知哪个深渊里去了。
他往下滑,一边慢慢地想,他们好像确实很久没有互相发微信了。
毕竟过年前他们还同居着,也没有那么多话要在网上说。
他点开一个个带着红点的公司部门群,往回翻看聊天记录,捡了几个红包的漏,而后看见大年初三那天,有人在张罗着给留在北京的同事们安排一次新春郊游,时间是正月十五。
他想了想,点进那个人的头像,问:“郊游去哪里啊?” “?!你要参加?你不是回老家了嘛。
” “在考虑。
” “去十渡,现在有八个人了。
每人五百,多退少补,来不来?” 他还没有回复,对方就噌噌噌地发来若干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