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太了解母亲的想法。

     在白氏的心里,王玄姬虽然是妾室生的女儿,母方的出身不好,但如论如何王玄姬是宜城亭侯、征东将军的女儿,姓王。

    加上白氏觉得女儿的姿色罕见,完全可以弥补母亲出身卑微的弱点。

    所以白氏的安排是,王玄姬必须嫁皇室公侯,再不济也得是士族子弟,广有良田豪宅、世代为官的门第。

     像秦亮这种稍显寒微的形象,白氏打死也不愿意的,根本不可能有商量妥协的余地。

     王玄姬悻悻道:“那我回去了。

    ” 朝云道:“妾身跟女郎一起出来,也得把你送回去。

    ”遂唤来车夫赶车,两人同乘。

     二人面对面地坐着,一时沉默不语。

    过了一会,王玄姬才有点失落地开口说道:“我以为你今天还会舞剑,我正好有幸一观。

    ” 朝云立刻回应道:“如今白夫人尊贵,府上那么多歌女舞伎不便亲自教授,妾身无以为报,往后可来府中教习歌舞。

    女郎若想看我剑舞,有的是机会哩。

    ” 王玄姬轻轻点头,她抬起手,里衬袖子便自然地从光洁的手上向后一滑,白净的指尖露了出来,她伸过去轻轻挑开帘子一角,怔怔地看着外面。

     其实外面几乎什么也看不见,只能看到墙。

    一如秦亮之言,洛阳的这些里墙挡视线,让人感觉很不开阔。

     ------------ 卷一第二十章东吴之丝 朝云可能是个细作。

    但秦亮还不能确定,只是怀疑。

     因为朝云主动结识他的理由,便是欣赏他那篇《请吕公止争界书》、仰慕他的才华;现在看来,朝云可能看不懂文章。

    那篇文章的遣词造句虽然不如杜甫的诗华丽,但典故多、内容也更复杂。

     如果朝云连那几句诗都看不太懂、或者没用心品读,又怎么可能有才学或心思去读懂枯燥的文章?相识的最初理由不存在了,那么她的动机就得重新审视。

     不过万一朝云只是关注洛阳名士的点评呢?她只是附庸风雅,只看重秦亮的名气、而不是文章本身? 所以秦亮的推测还存在不严密的地方。

     次日秦亮依旧去大将军府上值,早上的过场走一遍,巳时他去库房找存档看,却又在满屋子简牍的地方遇见了长史孙礼。

    两人相互礼节寒暄了两句,原来孙礼到此地、是为了找有关吴国的简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