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铛……”西边隐约传来的钟声,秦亮这才收回目光,径直往上房走去。

     没一会儿,董氏送茶进来,接着她走到床头拿起了针线和绸缎,犹自说道:“二郎不是说,冀州刺史的公子回洛阳来了,你下月要去赴宴。

    我这便赶着给你缝制新袍。

    ” 秦亮没吭声,多年以来他已习惯女人的各种唠叨,爱听就听、不爱听最好不说话。

    不过今天他忍不住多看了董氏几眼。

     见过了两个洛阳的美人、特别是那个王玄姬之后,董氏这个乡间庄园里出来的妇人,确实看起来挺普通,早已没有了在田间糙汉们中间的光环。

     但她还是挺有女人味的,因为年轻,皮肤还好,身材也没走样正是女性该有的线条。

    女人该有的气息,她都有,不过没那么极致而已。

     这时董氏抬头道:“请二郎站起来。

    ” 秦亮依言把双脚伸到牛皮屐上,站在原地。

    董氏拿着根麻绳,上来就量他的肩膀。

    她俯身比划秦亮的腰围时,秦亮忍不住低头看了一眼,她穿的麻布深衣比较宽大,秦亮自然去瞧她的衣领里面。

     他甚至闻到了淘米水和头油的气味。

    那种气味不是香味,也谈不上好闻,但此时秦亮嗅到鼻子里,感觉相当上头。

     等董氏量完,秦亮见她坐到了一张胡床上,似乎打算守在这里做针线活,他终于忍不住开口道:“你把袍服拿回去,缝好了再送来。

    ” 董氏这才应声离开。

     不多时,秦亮也走出上房。

    小院里的事一览无余,王康在马厩旁边,拿着木棍搅拌豆料草料。

    饶大山仍在修房,拿着一把大木槌在那里敲得“哐哐”作响十分起劲,简直是心无旁骛。

     …… 从汉朝到魏朝以来,气温可能逐年在下降。

    刚进入十月,洛阳便迎来了第一场雪。

     洛阳城的正东门叫东阳门,皇宫正南面的那条大街叫驼铃街,在此之间,有个大市。

    秦亮去大市挑选赴宴要送的礼物时,忽然想起卢氏说过的那间锦缎铺面、应该就在这个大市。

     时机不可能那么巧,秦亮临时起意来大市,不太可能遇到卢氏。

    不过因为路过一家大门宽阔的锦缎商铺时,他听到店家的吆喝声,才忽然想起了有那么一回事。

     “蜀锦,蜀锦,上等蜀锦。

    ”吆喝声颇有节奏,估计已经喊过千百遍了。

     王康停下马车,秦亮掀开尾帘走下来,抬头看了一眼天空。

    灰蒙蒙的天空正飘着小雪,飘到地面上很快就融到了泥水中。

    雪落无声,唯有周围闹哄哄的市井气息。

     此地应该是洛阳城最热闹的地方,卖什么的都有,五花八门品类繁多,胡羌的驼队商货、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