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三桥小寻 作品
第25章
邱三桥和寻逸在医院大门口打了辆出租车。
坐进车里以后,邱三桥对自己的学生说:“咱们下周末再去拜访一下住在大兴区的那个幸存者。
” 寻逸点点头,脸依旧绷得紧紧的。
他思索了一会儿,才开口:“邱老师,谢谢你一直帮我。
可如果……如果你是因为同情我的遭遇或者同情我爸爸妈妈才这么做的,我宁愿你不插手这件事。
” “小寻,我之所以想帮你,一部分原因的确是出于对你和你父母的同情,但更重要的是我很想帮你还原十五年前沉船事故的真相。
虽然我与你父亲只有几面之缘,算不上是朋友,但我非常敬佩你父亲的为人,不想让他离去得这样不明不白。
”说这句话的时候,邱三桥在心里捏了把汗,毕竟对于他这种性格的人而言,面不改色心不跳地扯段谎实在不容易。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从没有害自己的学生的意思,这让他稍感慰藉。
“谢谢。
”寻逸的目光柔总算柔和下来,不过他的视线仅仅和男人交汇了一下,就移到了窗外的几朵流云上去了。
出租车开得很快,用了不到五分钟就把邱三桥和寻逸拉到了法大校门口。
二人进了校门,并肩走在宽阔的宪法大道上。
邱三桥忍不住问:“小寻,我想问一句,如果找到了凶手,你打算怎么做?你有没有想过这种可能,凶手并非真的想谋害你父亲,他或者他们之所以这么做,完全是迫不得已。
” 寻逸推了推眼镜,不假思索地回答:“邱老师,我明白你的意思。
我个人认为如果事情的真相真的如你所说,情理上我们或许可以对那些人的行为做出一定理解,但是在法律上,故意杀人的行为是永远不可以被宽宥的被谅解的,因为任何人都没有剥夺他人生存的权利。
就算是迫不得已,也不能以坏的手段来达成好的结果,不是么。
”寻逸言辞铿锵,一点儿让步的意思都没有。
邱三桥喉咙一紧,舌尖泛上一片苦涩因为男生刚才的一番话直接给他判了死刑,连一点儿情面都不留。
但此时此刻,他实在不好表态,只能闭紧了嘴巴,保持沉默。
“我爸爸的案子在咱们国家还没有先例。
我也曾矛盾过,如果那些把我爸爸扔下船的人是迫于生存的威胁,他们到底该不该负法律责任。
前几天在法哲学课上,姜老师提到了英国很早以前发生的‘木犀草号’公海吃人案,她说如果不对被告人进行严惩的话,就代表法院授权所有的船长,在食物供给不足的时候吃掉他们的船员或者服务生,我十分赞同她的观点。
”寻逸说话的声音很低很低,但很有力,一下一下地划在邱三桥的耳膜上。
邱三桥在法大教了近十年的比较刑法学,也一直断断续续地在外面兼职律师,什么样的案子没见过,说服一个刚入学的研究生根本不成问题。
如果说到本国刑法,邱三桥可以讲讲自己这么多年处理案子的经验,也能结合国内几大法学泰斗的观点谈谈自己的想法;如果谈到英美刑法,他完全可以站在杰里米·边沁的角度上用功利主义哲学的观点来反驳,更可以引用维尔弗雷多·帕累托的帕累托最优原则高谈阔论一番。
但是就在寻逸刚刚讲那一番话的时候,他突然发觉当书中的案例活生生在自己身上上演的时候,任何辩护都是那么的苍白无力、站不住脚。
他连自己都说服不了,又如何能说服得了寻逸。
邱三桥沉默了一会儿,最后只得转了话题,问了句:“对了,小寻,下周二是戴老师的生日,他要请咱们院的师生吃饭,就在食堂的点餐区,往年咱院的老师都带新招的学生过去,你有空过来吗?” 寻逸本能地想去拒
坐进车里以后,邱三桥对自己的学生说:“咱们下周末再去拜访一下住在大兴区的那个幸存者。
” 寻逸点点头,脸依旧绷得紧紧的。
他思索了一会儿,才开口:“邱老师,谢谢你一直帮我。
可如果……如果你是因为同情我的遭遇或者同情我爸爸妈妈才这么做的,我宁愿你不插手这件事。
” “小寻,我之所以想帮你,一部分原因的确是出于对你和你父母的同情,但更重要的是我很想帮你还原十五年前沉船事故的真相。
虽然我与你父亲只有几面之缘,算不上是朋友,但我非常敬佩你父亲的为人,不想让他离去得这样不明不白。
”说这句话的时候,邱三桥在心里捏了把汗,毕竟对于他这种性格的人而言,面不改色心不跳地扯段谎实在不容易。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从没有害自己的学生的意思,这让他稍感慰藉。
“谢谢。
”寻逸的目光柔总算柔和下来,不过他的视线仅仅和男人交汇了一下,就移到了窗外的几朵流云上去了。
出租车开得很快,用了不到五分钟就把邱三桥和寻逸拉到了法大校门口。
二人进了校门,并肩走在宽阔的宪法大道上。
邱三桥忍不住问:“小寻,我想问一句,如果找到了凶手,你打算怎么做?你有没有想过这种可能,凶手并非真的想谋害你父亲,他或者他们之所以这么做,完全是迫不得已。
” 寻逸推了推眼镜,不假思索地回答:“邱老师,我明白你的意思。
我个人认为如果事情的真相真的如你所说,情理上我们或许可以对那些人的行为做出一定理解,但是在法律上,故意杀人的行为是永远不可以被宽宥的被谅解的,因为任何人都没有剥夺他人生存的权利。
就算是迫不得已,也不能以坏的手段来达成好的结果,不是么。
”寻逸言辞铿锵,一点儿让步的意思都没有。
邱三桥喉咙一紧,舌尖泛上一片苦涩因为男生刚才的一番话直接给他判了死刑,连一点儿情面都不留。
但此时此刻,他实在不好表态,只能闭紧了嘴巴,保持沉默。
“我爸爸的案子在咱们国家还没有先例。
我也曾矛盾过,如果那些把我爸爸扔下船的人是迫于生存的威胁,他们到底该不该负法律责任。
前几天在法哲学课上,姜老师提到了英国很早以前发生的‘木犀草号’公海吃人案,她说如果不对被告人进行严惩的话,就代表法院授权所有的船长,在食物供给不足的时候吃掉他们的船员或者服务生,我十分赞同她的观点。
”寻逸说话的声音很低很低,但很有力,一下一下地划在邱三桥的耳膜上。
邱三桥在法大教了近十年的比较刑法学,也一直断断续续地在外面兼职律师,什么样的案子没见过,说服一个刚入学的研究生根本不成问题。
如果说到本国刑法,邱三桥可以讲讲自己这么多年处理案子的经验,也能结合国内几大法学泰斗的观点谈谈自己的想法;如果谈到英美刑法,他完全可以站在杰里米·边沁的角度上用功利主义哲学的观点来反驳,更可以引用维尔弗雷多·帕累托的帕累托最优原则高谈阔论一番。
但是就在寻逸刚刚讲那一番话的时候,他突然发觉当书中的案例活生生在自己身上上演的时候,任何辩护都是那么的苍白无力、站不住脚。
他连自己都说服不了,又如何能说服得了寻逸。
邱三桥沉默了一会儿,最后只得转了话题,问了句:“对了,小寻,下周二是戴老师的生日,他要请咱们院的师生吃饭,就在食堂的点餐区,往年咱院的老师都带新招的学生过去,你有空过来吗?” 寻逸本能地想去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