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第一排,是三位负责本场答辩打分的教授,两位穿着西装的中年教授,一位手握保温杯的老年教授。

     后面,是计算机与软件学院内其他参加答辩的十多个研究生,无一不好奇地盯着刘岁安。

     刘岁安在众多人的注视下毫不露怯,自信地讲解起来。

     “各位老师好,同学们好,我做的题目是超高效多头注意力机制。

    在第一部分,我将从项目背景开始介绍……” 中期答辩有时间要求,讲解时间在二十到二十五分钟之间,教授提问十分钟。

     刘岁安的时间控制很完美,刚好在第二十四分钟结束了ppt演示。

     期间,坐在第一排的两位中年教授不断点头,另一位老教授则面无表情,不时拿起保温杯喝一口水。

     老教授不是对刘岁安的演示有什么不满,他纯粹是因为看不懂刘岁安的题目和内容。

     对于老一辈教授来讲,神经网络属于最近几年兴起的新鲜玩意,他们不会有精力去研究什么卷积神经网络、transformer之类的东西。

     人工智能学科,毕竟只是计算机与软件学院的一个分支,老教授精通的是传统计算机视觉算法,诸如图像的膨胀腐蚀之类。

     由于听不懂,老教授只问了些关于研究背景的问题。

     至于两位中年教授,他们是懂的,分别针对刘岁安的贡献点和实验结果提出了问题。

     刘岁安对答如流。

     两位中年教授会问的问题完全在刘岁安意料之内,有白泽帮忙,他的毕业设计没有一点水分,全是干货,因此回答地得心应手。

     两位中年教授十分满意,纷纷低头打下分数。

     末了,一个中年教授问道:“准备把论文投到什么期刊或者会议?” “准备投到cvpr。

    ”刘岁安笑道。

     “这一届有你这样的学生,真不错,期待你的论文发表,给我们学院增光。

    ”中年教授赞赏道。

     至此,刘岁安的中期答辩完全结束。

     曾经悬在刘岁安头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就这样轻飘飘地粉碎了。

     他谢过三位导师,收拾好东西,从后门提前离开。

     为了不被韩凤吟强制重开,他要去机心公司跟进智械画卷的进度。

     最近忙得批爆,他恨不得把自己拆成几份。

     第三十九章类人工作室的反击 机心公司大楼,四层的一个会议室内。

     不同于七层韩凤吟的会议室,四层的这个会议室布置了两圈桌椅。

     唐采芳和杨东山以及另外一个女人坐在内圈,各自部门的几个核心下属坐在外圈,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