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潜音叶淳予 作品
第12章
知巍峨皇权之下,人命不过草芥的道理。
事已至此,便不会再有留给她走科举路子,呈报治军之策,免去和亲的时日。
而若要免死,便得需有赶在女帝动手立下大功。
然而在此之前,还得叫朝臣暂缓和亲之事。
那么唯有从与羯族的战事入手。
连玉心中清明,面上却十足慌乱,抬首飞快道:“老夫人明察,此事并非连玉断定,在下只是送信之人,其余实在不知啊!” “既如此。
”老人神色不变:“那你便说说此信何来。
” 连玉一脸苦色:“信是草民上京途中根据一名伤重信使口述,自己记得的。
只因草民不解其意,又怕误了事。
” 她这般回应,倒是叫老夫人面色稍缓。
金城,线头子,底柱子,压子,速。
此为信上所书,乍一看实在毫无头绪,正好应证了她的话。
然而其意思也很简单,金城,有亲近之人带路,姓孙,速速支援。
这是镇北将军府一脉独用的传信暗语。
之前有说过,平氏一门早年是江湖出身,混迹朝堂之后,其内部依旧沿用了部分早年传下来的江湖暗语,寻常人鲜有识得。
然而连玉前世作为金、燕两州都督,有幸与镇守边关的镇北军打过交道,同当时的镇北将军,平临的嫡亲妹妹平念还算熟络,当年金城确实曾派出信使求援,但于上京路上便被劫杀。
这件事在金城收复以后曾传的沸沸扬扬,连玉便是熟知内情之一,这也是她如今敢假称信使,登门报信的依仗之一。
她的信使经历虽是谎言,消息却是真的。
其实连玉昨日将信送至府内,家主出征未归,管家当即便回禀了自家太夫人,老大人一看便知消息真假,只是信笺纸张笔迹,仍有疑窦未清。
所以即便如此,连玉亦需要万分的谨慎,眼前之人毕竟历经三朝,俯首抬眉间看似平淡,实则其洞悉人心之能,若抓到她丝毫错处,欺诈之罪便能叫她万劫不复。
老人手指不轻不重叩了叩身侧崭新信纸,不置可否:“既是萍水相逢,你怎愿上京报信?且你入京多日,为何今日才来?” 不得不说,老人的问题句句见血,连玉知她心里已信了大半,低头道:“回太夫人,草民原是也要上京赶考,途中撞上此事,原也不愿多加沾染,然
事已至此,便不会再有留给她走科举路子,呈报治军之策,免去和亲的时日。
而若要免死,便得需有赶在女帝动手立下大功。
然而在此之前,还得叫朝臣暂缓和亲之事。
那么唯有从与羯族的战事入手。
连玉心中清明,面上却十足慌乱,抬首飞快道:“老夫人明察,此事并非连玉断定,在下只是送信之人,其余实在不知啊!” “既如此。
”老人神色不变:“那你便说说此信何来。
” 连玉一脸苦色:“信是草民上京途中根据一名伤重信使口述,自己记得的。
只因草民不解其意,又怕误了事。
” 她这般回应,倒是叫老夫人面色稍缓。
金城,线头子,底柱子,压子,速。
此为信上所书,乍一看实在毫无头绪,正好应证了她的话。
然而其意思也很简单,金城,有亲近之人带路,姓孙,速速支援。
这是镇北将军府一脉独用的传信暗语。
之前有说过,平氏一门早年是江湖出身,混迹朝堂之后,其内部依旧沿用了部分早年传下来的江湖暗语,寻常人鲜有识得。
然而连玉前世作为金、燕两州都督,有幸与镇守边关的镇北军打过交道,同当时的镇北将军,平临的嫡亲妹妹平念还算熟络,当年金城确实曾派出信使求援,但于上京路上便被劫杀。
这件事在金城收复以后曾传的沸沸扬扬,连玉便是熟知内情之一,这也是她如今敢假称信使,登门报信的依仗之一。
她的信使经历虽是谎言,消息却是真的。
其实连玉昨日将信送至府内,家主出征未归,管家当即便回禀了自家太夫人,老大人一看便知消息真假,只是信笺纸张笔迹,仍有疑窦未清。
所以即便如此,连玉亦需要万分的谨慎,眼前之人毕竟历经三朝,俯首抬眉间看似平淡,实则其洞悉人心之能,若抓到她丝毫错处,欺诈之罪便能叫她万劫不复。
老人手指不轻不重叩了叩身侧崭新信纸,不置可否:“既是萍水相逢,你怎愿上京报信?且你入京多日,为何今日才来?” 不得不说,老人的问题句句见血,连玉知她心里已信了大半,低头道:“回太夫人,草民原是也要上京赶考,途中撞上此事,原也不愿多加沾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