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定海 作品

八 鏖战

    常态,他没有刻意去解释自己是海军的,因为他觉得没必要。

     “方长官,请你在前沿设置一个观察所,然后日军的方位告诉我,提供必要的目标情报。

    ” “哈哈,好说好说,我马上让他们把电话接到前沿阵地去。

    ” 但这时电话转掉了,张定海有火没处发地把电话惯在桌子上。

    其实他的怒气并不是电话掉了,而是被别人误解为炮兵,在张定海的心里,他始终装着幼年时的海军梦,换句话说,他始终觉得自己是海军。

     (注,这里的方团长,为国民革命军第112师第667团团长方叔洪。

    山东省济南市人,1939年年6月25日于山东沂源冯家场阵亡。

    阵亡时的军职为国民革命军114师中将师长,时年仅31岁,是抗战初期牺牲的最年轻将官之一。

    将军的忠骸后葬于蒙阴县以北。

    至今,方将军血战日军的事迹仍然被江阴百姓传颂。

     方将军,一个伟大的山东爷们! 本文后面凡是涉及到历史原型的人物,我都尽量简述一下历史人物的生平。

    ) 不大一会儿,电话响了,张定海接起了电话,里面是方团长的声音,“抱歉抱歉,刚才我们这边接线的没接好,我现在再帮你接一下前沿。

    ” 只听到电话里面喀吧喀吧的,然后传来一片枪声密集的嘈杂。

     “喂,喂,我是大洋桥前沿,喂,你是哪里?” “我是九里山火炮阵地,我需要你的方位。

    ” “炮兵兄弟啊,太好了,兄弟,帮我们炸狗日的,回头我请你喝酒啊。

    ” 张定海不由得又有点火大,因为又被当成了炮兵,于是他有点火冒冒地说:“兄弟,喝酒就免了,你赶紧告诉我鬼子的方位。

    ” “好说好说,你等着。

    ” 电话想是被放到了一边,过了一会儿,一个听上去熟悉的声音说道:“兄弟,我军的方位在大洋桥的正面和南面,鬼子都集结在大洋桥东南角,距离我们大概五六百米的样子。

    ” “那好,你听着,我按照地图上的计算开一炮,你帮我修正。

    ” “好的,兄弟,听你声音很熟啊。

    ” 张定海一愣,因为他也觉得对方的声音有点熟悉,于是问道:“我是国军海军一舰队的张定海,兄弟是?” “哈哈,兄弟是陆平啊,前几天帮你们抬过大炮。

    我的部队被补充到他们团了。

    咱俩真是有缘啊。

    ” 一听是陆平,张定海一阵狂喜,他其实很喜欢陆平这样的军官,实干而且能打硬仗。

    张定海在电话里面高兴地喊道:“哈哈,兄弟好啊,上次分手甚是想念,不多说了,我这就安排炮击的事情。

    ” 当下两边开始联络,这边试射了几发炮弹,陆平那边通过观瞄修正了火炮的射击诸元,双方又标定了几个预备射击区域。

    一切安排妥当之后,只等着日军再次来犯。

     我军这边在准备,而日军那边也没闲着,他们升起了观测气球,在观察兵的引导下,向九里山阵地实施了炮击。

    又几发炮弹落在张定海指挥所外面,但日军由于地形不占优势,所以观察不力,炮击的准确性大打折扣。

     伴随着炮击,约当一个中队的日军在坦克、装甲车的掩护下强攻大洋桥阵地。

    从望远镜里面看过去,鬼子进攻企图明显,战术展开的非常快,采用的是中路强行突破,然后侧翼包抄的打法。

     而陆平这边接团部命令,沿鬼子前出方向的侧翼埋伏了下来。

    只见鬼子越来越近,陆平从伏击阵地第一个站了起来,他一手掂着大刀,一手握着一捆子手榴弹,头也不回地第一个冲了上去。

     “兄弟们,为上海会战死难的兄弟们报仇啊!”陆平高声嘶喊着冲出了。

     在他的身后,一群光着膀子,端着刺刀,挥舞着大刀片,举着手榴弹捆子的爷们掩杀了过来。

    几百个脊梁似乎在大浪中戳在那里,那几百根脊梁分明凝成了一根巨浪中的中流砥柱。

    这些脊梁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