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颗很温柔的心。

     老人家坐汽车很少,关瓷放好背篓,见老人半晌都没有关好车门,顺便帮他扣上车门,回到副驾驶,系好安全带,商颂川没开车,就盯着他。

     “开车。

    ”关瓷提醒。

     商颂川的唇角往上提了提,声音响亮,“遵命。

    ” 汽车开出七八百米,又遇见两个结伴赶场的老太太,奔驰还能坐两个人,关瓷让两个老人坐了上来。

     两个老太太明显更善言辞,从关瓷打开车门就一直说谢谢,又好奇道:“娃子,看你面熟,你叫什么名字?” “关瓷。

    ” “我怎么听着有点熟悉,你爷爷叫啥子哦?”老太太伸长脑袋,用一口地道的云市话问。

     “我外公叫关瑞德。

    ” 老太太一拍大腿,神采飞扬:“你是关瑞德的孙子啊,我是你二舅奶啊,难怪刚刚看到你就面熟。

    ” 关瓷不认识这位老人,听到她这样说,回过头看了老人一眼,很陌生,没有熟悉感。

     “不过你可能认不到我,你小时候我见过你。

    ”老人说,“你外爷的三妹就嫁到了我们村,是我堂弟妹。

    ” 关瓷笑着应了一声。

     老太太又问:“你结婚了吗?怎么现在回老家了?” “还没结婚,家里有点事。

    ”关瓷回答完老太太的话,提醒商颂川,“往上开,开大路。

    ” 老太太说,“你们现在这些年轻人,都结婚得晚了,我孙子二十六了,还说工作忙,不急着结婚。

    ” 关瓷笑笑,附和了两声。

     如果走公路上街,脚程快的人大概五十分钟,老人大多要一个多小时,开车则需要十五分钟左右。

     乡里的街道窄紧,今天又是赶集的日子,关瓷让商颂川把车停在距离街道还有百来米的公路旁,三位老人下车,道了谢后,各自背着各自的背篓,慢慢地往街上走。

     关瓷今天也从家里拿了一个背篓,中等大小,没有明显的破漏,但竹编的背篓颜色呈枯黄色,有些年头了。

     关瓷拿出背篓,正要背上,商颂川走过来从关瓷手里拿走背篓,说:“我来背。

    ” “你来背?”关瓷扭过头,惊讶。

     商颂川还没背过农村老太太老爷爷赶集用的老式竹背篓,虽然和他今天帅气的黑色冲锋衣不相匹配,但依旧毫不迟疑地拿过背篓,背在了自己后背上。

     “走吧。

    ”他看向关瓷。

     商颂川不刻意讲究名牌,但消费习惯根深蒂固。

    他的黑色冲锋衣是某家大牌,五位数以上,黑色休闲运动长裤是同品牌,价值不菲。

    一身简单利落的穿着显得他和落后的乡下格格不入,而等他背上了老旧的竹背篓,更加格格不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