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艺术界很有声望,打算在陆渺毕业之前把他介绍给他的画家朋友们,还有博物馆的熟识。

     陆渺谢绝了他的好意。

     “谢谢教授,不过我已经打算回中国了。

    ” 他四年没回去过了。

     第17章 四年了。

     四年来的每天陆寒屿几乎都是在巨大工作量的麻痹中度过的,彻夜不眠也是稀松平常。

     旁人看不出异样,连他自己独处时也从来沉默,像一台冰冷的机器,只是靠咖啡因与尼古丁运作。

     他这几年常去异国处理事务,但护照上的入境印戳最多的仍然是法国。

     只是他去看望的人从不知道他曾去过。

     他知道陆渺在学校交了新朋友,还养了只狗。

    他还从卓青那里得知陆渺去了许多国家旅行,还在展览中获得了自己的席位。

     这就是他要的结果了。

    离开他,等陆渺见了世界,发现更多别的让他在意的事物,自然也挣脱那些束缚他的情感了。

     四年足够他成长。

     陆氏集团上上下下听说陆家小少爷快要回来,无不精神振奋。

     近几年才加入的员工自是没见过陆渺,但都或多或少从同事那里听说过他。

     陆行钟早有了隐退之意,把公司事务交到陆寒屿手里,自己落了个轻松自在,同妻子环球旅行去了。

     但陆寒屿标准的严格只比他有过之而无不及。

    员工常常私下哀怨,他自己是工作机器,不需要休息,他们也要跟着受苦,薪水再丰厚也吃不消。

     他们唯一的希望,就是陆渺快一些回国。

     公司里的老雇员常提起陆渺,说想念小少爷在国内的日子,那会儿陆寒屿至少周末不会加班,因为要腾出时间陪弟弟。

     每一届新进公司的女毕业生们起初难免都会谈论陆寒屿,但一段时间之后便也放弃了。

    她们很难想象,陆寒屿这样冷漠的人会有交往的对象,会去喜欢人。

     他快三十岁了,仍然过着严格自律的独身生活,自带的冰冷气场让谁都不敢靠近。

    他的一切都太完美了,唯独高不可攀。

     萧铭回国开了酒吧,陆寒屿也时不时被找去喝酒。

    几位同学常问起陆渺的近况,但他们不知道的是,萧铭随意提到的陆渺社交软件动态,却是他唯一获知对方近况的机会。

     他早被陆渺排除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