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鸣贝壳 作品
第46章
紧要的零件,有你没有你,机器都照样运转,你改变不了机器运转的方向和速度,你只是被惯性裹挟着前进,一天一天,混着日子,直到退休的那一天,被甩出机器,成了废品。
王一鸣想,这就是自己的一生,在不如自己的人眼里,自己是年纪轻轻,位子有了,权力有了,该享受的享受了,该风光的风光了,这一生是应该没有任何遗憾了。
但王一鸣知道,这些都是表面现象,这样的生活,对自己来说,其实也是浪费生命,自己干的不是自己想干的事,说的不是自己想说的话,那种无力感,不是亲身体验的人,是感受不到的。
我们都是活在别人的眼光里,只是从别人羡慕的眼神里,我们才知道,我们比别人活得好。
不知道从哪本书里面,王一鸣看到了这样的一句话,他心里一怔,觉得一语中的,是啊,我们其实已经失去了独自感受生活的能力。
和魏正东相比,王一鸣觉得,自己是官场上的胜利者,但却是思想上的贫乏者。
自己的头脑,一天一天,在会议文件和上级领导的指示中,已经成了一个贯彻别人意见的机器,这是长期做秘书和副职领导形成的思维定式。
没有自己的独立见解,没有独当一面的经历,没有打破常规的勇气,只要跟着领导,亦步亦趋,混日子对付就行了,力求不越雷池一步,收敛锋芒,结果是收敛了几十年,自己变成了彻底没有锋芒。
这也就是和魏正东聊天时,魏正东说:“你们当官的,一开始都是装傻,以为这样最安全,结果装了几十年,从小官装成了大官,终于可以抛头露面公开表达自己的观点了,但结果发现,装了几十年,自己已经没有观点了。
从装傻变成了真傻!这就是现在官场上流行说套话、说假话、说空话的深层次原因。
” 第六章(9) 每次和魏正东聊天,王一鸣觉得,自己都是茅塞顿开,受到了一些震动。
虽然他的话不好听,甚至是有些尖锐,但你不能说他没有道理。
尤其是赵老爷子问了王一鸣那么多问题,许多是王一鸣从来没有认真思考过的,他知道,这些问题,魏正东一定都有答案,自己可以借鉴借鉴。
真到了那一天,自己有机会主政西江的时候,也不会让大家觉得自己
王一鸣想,这就是自己的一生,在不如自己的人眼里,自己是年纪轻轻,位子有了,权力有了,该享受的享受了,该风光的风光了,这一生是应该没有任何遗憾了。
但王一鸣知道,这些都是表面现象,这样的生活,对自己来说,其实也是浪费生命,自己干的不是自己想干的事,说的不是自己想说的话,那种无力感,不是亲身体验的人,是感受不到的。
我们都是活在别人的眼光里,只是从别人羡慕的眼神里,我们才知道,我们比别人活得好。
不知道从哪本书里面,王一鸣看到了这样的一句话,他心里一怔,觉得一语中的,是啊,我们其实已经失去了独自感受生活的能力。
和魏正东相比,王一鸣觉得,自己是官场上的胜利者,但却是思想上的贫乏者。
自己的头脑,一天一天,在会议文件和上级领导的指示中,已经成了一个贯彻别人意见的机器,这是长期做秘书和副职领导形成的思维定式。
没有自己的独立见解,没有独当一面的经历,没有打破常规的勇气,只要跟着领导,亦步亦趋,混日子对付就行了,力求不越雷池一步,收敛锋芒,结果是收敛了几十年,自己变成了彻底没有锋芒。
这也就是和魏正东聊天时,魏正东说:“你们当官的,一开始都是装傻,以为这样最安全,结果装了几十年,从小官装成了大官,终于可以抛头露面公开表达自己的观点了,但结果发现,装了几十年,自己已经没有观点了。
从装傻变成了真傻!这就是现在官场上流行说套话、说假话、说空话的深层次原因。
” 第六章(9) 每次和魏正东聊天,王一鸣觉得,自己都是茅塞顿开,受到了一些震动。
虽然他的话不好听,甚至是有些尖锐,但你不能说他没有道理。
尤其是赵老爷子问了王一鸣那么多问题,许多是王一鸣从来没有认真思考过的,他知道,这些问题,魏正东一定都有答案,自己可以借鉴借鉴。
真到了那一天,自己有机会主政西江的时候,也不会让大家觉得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