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鸣贝壳 作品
第48章
法。
” 王一鸣听他讲得口沫横飞,虽不是句句正确,但仔细想来,却有一定道理,于是就再次请教他说:“老哥,你的心意我领了,你是为我好,想让我干出一番大事业来。
但我现在,还做不到那样,我还是个副职领导,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你这些话,我先参考着,等我当了一把手再说。
你就给我说点具体的,我到西江省,应该怎么做?我现在最想听一听你这个局外人的看法,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嘛!” 贝壳(Www.bulamo.com)免费电子书下载 魏正东喝了一口水说:“这些问题,我就是外行了,但官场上的事,万变不离其宗。
你的发迹,我最了解。
你凭什么?当年不是和我一样,都是个穷学生吗!你就是因为学习好,专业好,又赶上办公厅要人,你就去了嘛。
你的发迹,要我看,第一步是工作分配得好,第二步是婚姻好,你找的是于艳梅。
于艳梅是什么人?高干子弟。
她父亲是于开山,人家家里有政治基础。
你要是娶了别的普通人家的女儿,就是在办公厅里混,也没有这么容易出头。
当然,你也有自己的条件,聪明、帅气、气质好,但仅凭这些,你是进入不了赵老书记的视野的。
就是偶然认识了,打个招呼,人家很快就会把你忘掉的,你是一个和他没有任何渊源的人,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了,进入不了人家的内心世界。
我判断,赵老书记当年之所以记得你,对你有印象,首先是对于艳梅有印象,对于开山心里有好感,人家才把一个大好的机会给了你。
这才导致你在仕途上的飞黄腾达。
不到30岁,你就是厅级干部了,别人干了一辈子,也撵不上你。
为什么?就是因为你有太多别人不具备的偶然因素,你是赵老书记的秘书,他可以顺理成章地把你提起来。
他最后官升副总理,连带着你也进入了一个更高层级的圈子,你能当大官,是有多种因素的,最大的因素,就是你这个秘书出身。
第六章(12) “没听现在社会上老百姓的议论吗?中国的政坛上,有几个帮,你属于典型的秘书帮。
秘书能够当官,取决于背后的老板。
老板的官能当多大,大体决定了秘书的级别。
老板是省级的,秘书很容易就做到了厅级。
老板成了国家领导人,秘书很容易就做到了省级。
你算一算,在当今的官场上,有多少领导,是秘书出身的。
秘书从政,本来就比一般人有优势,长期在官场浸淫,懂得游戏规则,有人脉,有资源,再加上有老板的时刻关照,当然进步的速度比一般人要快。
但做秘书的,也有一个缺陷,长期做的是辅助性工作,生活在大人物的阴影之下,容易形成自己过于柔弱、顺从、阴郁的从政风格,面临问题,不敢表态,不敢负责,习惯于幕后操作,追求的是万无一失。
这样力求稳妥、不敢冒险的行事风格,虽然可以在宦海中避免翻船,但也容易给公众留下缺乏刚性、锐气、不具有独当一面的大将风度,缺乏第一流政治家敢作敢为、气势如虹的个性,老是给人一种底气不足、难当大任的感觉。
这是你们秘书出身的领导应该注意的一个问题。
“至于你要任职的西江省,要我看,和全国其他地方相比,没有什么特别稀奇的地方,用老百姓的话说,天下乌鸦一般黑。
官场上的毛病,一样也少不了,甚至更突出。
那里经济发达程度,比不得东部沿海地区,甚至和我们的老家清江省,都有很大差距,但官员腐败的程度,却有过之而无不及。
或许是因为经济不发达,发财致富的途径更为单一的缘故,那里的老百姓,都把当官作为发财致富的途径了,人人痛恨贪官,人人又羡慕贪官。
官员们在这样的民风中,不以为贪污腐败是什么大的事,相反,
” 王一鸣听他讲得口沫横飞,虽不是句句正确,但仔细想来,却有一定道理,于是就再次请教他说:“老哥,你的心意我领了,你是为我好,想让我干出一番大事业来。
但我现在,还做不到那样,我还是个副职领导,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你这些话,我先参考着,等我当了一把手再说。
你就给我说点具体的,我到西江省,应该怎么做?我现在最想听一听你这个局外人的看法,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嘛!” 贝壳(Www.bulamo.com)免费电子书下载 魏正东喝了一口水说:“这些问题,我就是外行了,但官场上的事,万变不离其宗。
你的发迹,我最了解。
你凭什么?当年不是和我一样,都是个穷学生吗!你就是因为学习好,专业好,又赶上办公厅要人,你就去了嘛。
你的发迹,要我看,第一步是工作分配得好,第二步是婚姻好,你找的是于艳梅。
于艳梅是什么人?高干子弟。
她父亲是于开山,人家家里有政治基础。
你要是娶了别的普通人家的女儿,就是在办公厅里混,也没有这么容易出头。
当然,你也有自己的条件,聪明、帅气、气质好,但仅凭这些,你是进入不了赵老书记的视野的。
就是偶然认识了,打个招呼,人家很快就会把你忘掉的,你是一个和他没有任何渊源的人,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了,进入不了人家的内心世界。
我判断,赵老书记当年之所以记得你,对你有印象,首先是对于艳梅有印象,对于开山心里有好感,人家才把一个大好的机会给了你。
这才导致你在仕途上的飞黄腾达。
不到30岁,你就是厅级干部了,别人干了一辈子,也撵不上你。
为什么?就是因为你有太多别人不具备的偶然因素,你是赵老书记的秘书,他可以顺理成章地把你提起来。
他最后官升副总理,连带着你也进入了一个更高层级的圈子,你能当大官,是有多种因素的,最大的因素,就是你这个秘书出身。
第六章(12) “没听现在社会上老百姓的议论吗?中国的政坛上,有几个帮,你属于典型的秘书帮。
秘书能够当官,取决于背后的老板。
老板的官能当多大,大体决定了秘书的级别。
老板是省级的,秘书很容易就做到了厅级。
老板成了国家领导人,秘书很容易就做到了省级。
你算一算,在当今的官场上,有多少领导,是秘书出身的。
秘书从政,本来就比一般人有优势,长期在官场浸淫,懂得游戏规则,有人脉,有资源,再加上有老板的时刻关照,当然进步的速度比一般人要快。
但做秘书的,也有一个缺陷,长期做的是辅助性工作,生活在大人物的阴影之下,容易形成自己过于柔弱、顺从、阴郁的从政风格,面临问题,不敢表态,不敢负责,习惯于幕后操作,追求的是万无一失。
这样力求稳妥、不敢冒险的行事风格,虽然可以在宦海中避免翻船,但也容易给公众留下缺乏刚性、锐气、不具有独当一面的大将风度,缺乏第一流政治家敢作敢为、气势如虹的个性,老是给人一种底气不足、难当大任的感觉。
这是你们秘书出身的领导应该注意的一个问题。
“至于你要任职的西江省,要我看,和全国其他地方相比,没有什么特别稀奇的地方,用老百姓的话说,天下乌鸦一般黑。
官场上的毛病,一样也少不了,甚至更突出。
那里经济发达程度,比不得东部沿海地区,甚至和我们的老家清江省,都有很大差距,但官员腐败的程度,却有过之而无不及。
或许是因为经济不发达,发财致富的途径更为单一的缘故,那里的老百姓,都把当官作为发财致富的途径了,人人痛恨贪官,人人又羡慕贪官。
官员们在这样的民风中,不以为贪污腐败是什么大的事,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