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校原作 作品

第43章

    ①此语下原有“应制之作,有何命意”。

    ②“身”原作“死”。

     ③“今”原作“皋文之言”。

     词的选集,各有不同倾向(113删45)乙 读《花间》《尊前集》,令人回想徐陵《玉台新永》,读《草堂诗 余入令人回想韦縠《才调集》,读朱竹诧《词综》,张皋文、董晋卿(当 作“子远”)《词选》,令人回想沈德潜《三朝诗别裁集》。

     词论的两种偏向(114删46)乙 明季国初诸老之论词,太似袁简斋之论诗,其失也纤小而轻薄,竹 咤以降之论闹者,人似沈归愚,其失也枯槁而庸陋①。

     ①“陋”原作“俗”。

     《草堂诗余》远胜《绝妙好词》(92删34)乙 自竹诧痛贬《草堂诗余》,而推《绝妙好词》,后人群附和之,不 知《草堂》虽有亵晖之作,然佳词恒得十之六七,《绝妙好词》则除张、 范、辛、刘诸家外,十之八九皆极无聊赖之词,甚矣,人之贵耳贱目① 也!② ①“目”下原有”‘者之多’、②此句原作”古人云:小好小 惭,大好大惭,询非虚语”。

     “北宋之词有句,南宋以后便无句”(84删28)乙 朱子《清邃阁论诗》谓:“古人①有句,今人诗更无句,只是一直 说将去。

    这般②一日作百首也得,余谓北来之词①有句,南④宋以后便 无句。

    如玉田、草窗之⑤词,所谓“一日作百首也得”者也。

     ①“古人”下当有“诗中”,幼安本依《朱子大全》增,②“这 般”下,编录者增?”诗”,见幼安本、③“之间”原作“以前”, ④“南”原作”’北”,⑤“之”原作””诸”。

     大家之词“有篇有句”(98删40)乙 唐五代之同,有句而无篇。

    南宋名①家之词、何篇而无句,有篇有 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