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太太二姑太太出国多年,咱们难得相聚,得请老太太说几句。

    ” 魏老太太最爱发言了,今这几天总是吃席,老太太在仪容上格外精心,今天是柠檬黄的碎花连衣裙配西瓜红的针织薄外套,鲜亮的了不得。

    既叫她老人家发言,她老人家并不推辞,端着酒杯站了起来,笑呵呵地,“这么些年在国外,也没别的,就是记挂着你们。

    如今回来了,这么多灾多难的世道,咱们大家伙儿都好好的,我就高兴。

    来,咱们为平安举杯,干啦!” 大家干了这杯酒,更加热闹的说起话来。

     一别十年,话真是说不完。

     可就像老太太说的,在这乱世,难得平安,便是福了。

     在北京略做休整,一大家子就准备着回乡祭祖了,这一次,非但魏姓人都回去,连带着魏金一房儿女也都请了假,一道回去祭老爷子。

    用魏老太太的话说,“这一回祭了,下遭再这样齐全就不知是什么时候了。

    ”所以,不论大小人口,都一道回老家。

     这回老家,就是路依旧不大好走。

     不过,这年头就这个条件,也没什么可报怨的。

     陈萱收拾好回老家的行礼,待孩子们都睡了,才同魏年说,“阿年哥,我想着,这次回乡,也去祭一祭我爹。

    ” 魏年伸出手臂揽住妻子的肩背,轻声道,“这两天,我也在想岳父的事。

    岳父的坟莹,上次爸爸的棺木下葬,我去了一回,托了陈家村的村长帮着照料。

    可终不能总托付给人,咱们在国外,不能时时照料。

    我看国内像和尚圆寂,都是火葬,你说,要是把岳父的尸骨火葬,收拢到坛子里,咱们带到国外,给岳父置块墓地,也方便祭奠。

    就是不知你愿不愿意,咱们这边儿,火葬的不多。

    ” 陈萱忙道,“我愿意。

    ” 缓一缓,她又道,“咱们这边儿,都是儿子祭奠,平时上坟的,也得是出嫁的闺女。

    咱们成亲这些年,不是这事就是那事,我也没给他老人家烧过纸。

    你说,我没个兄弟,就二叔二婶那样儿,他们哪里舍得给我爹烧纸呢。

    倒不如跟着咱们,咱们在国外就把爹葬国外,要是以后回来,我再把爹带回来,就近安葬。

    等以后,就让阿宇记着给他姥爷上坟烧纸。

    ” 陈萱道,“就是怕迁的时候不好迁,咱们得多带些钱,到时有得破费。

    ” “这个你不必担心,我自有办法。

    ” 陈萱叹道,“你说我爹多没福,要是他活着,见到咱们如今的日子,不知有多高兴。

    年纪轻轻的去了,我都不记得他长什么样儿。

    ” “你虽不记得他,可透过你,人们都会知道他的。

    ”魏年柔声道,“非但你我,就是孩子们,也会知道他们的外祖父是个温和厚道的人。

    要是你以后有了大成就,成为载入书本里的人物,后世人也会提及你的家庭,你的父母、丈夫、儿女。

    ” “我就很感激岳父,要是没有他,如何能有你。

    没有你,我就不会有现在家庭和快乐。

    ” 陈萱伏在丈夫肩上,悄悄的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