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老太阿年哥 作品
第29章
这做生意的人家,节下少不了礼物走动,家里吃食就多。
好东西一时吃不完,赵老太太就要刻薄儿媳妇,有事没事的就要寻你是非,就是嫌儿媳妇在家得吃这些节下的好吃食。
魏金娘家住的近,不受这口气,一向是过了节就赶紧收拾收拾回娘家的。
连带着俩儿子,一年到头的跟着魏金住外家,衣食住行,可不都得是魏家花销么。
如此,赵老太太就觉着痛快了。
就是魏金,自己也愿意回娘家。
不说别个,在婆家她是媳妇,回娘家却是姑奶奶,这能一样么。
陈萱想一回魏金这婆家事,听魏老太太絮絮叨叨的说着,“那鸡和肘子各单留出一只来,你们大姐爱吃,她在婆家吃不上喝不上的,哎。
”想想闺女,魏老太太很是心疼,再吩咐一句,“连带那炸丸子,炖鱼,都给你们大姐留出一份。
” 陈萱李氏忙应了。
其实,陈萱觉着,魏老太太总说赵老太太刻薄,原本,大家待媳妇和待闺女也是两样的待法。
魏老太太自己也不是宽和人,只是,魏老太太待自己的孩子,当真是极好的。
就是陈萱一向不喜欢的魏金,有时,看着魏老太太这样,什么都想着魏金,陈萱也是隐隐很羡慕魏金的,有亲娘这样疼惜。
陈萱想,若是自己的亲爹娘也在世,想来,也是一样的吧。
陈萱觉着,有时候,别人待你平平,并不是你这个人有什么不好,可能,就是你的身份位置不对。
陈萱是那种,天生没有什么身份位置的人。
于是,当晚,平时只学十个洋文单词的陈萱,一口气学了二十个,魏年还说,“怎么突然这么用功了?” 陈萱认真道,“我得更用功才成。
”她没有一个好的身份位置,靠不来别人,就只有靠自己。
她又不是魏年这样的聪明人,甚至,她每想到离开魏家的那一日,都不知道要何去何从,都不知有哪里是她的寄身依靠之地。
可她又隐隐觉着,她这样无依无靠之人,就得在用功上更用功,在努力上更努力,说不得,还有一条出路。
第27章玩笑 中秋前两天,魏年又从外头弄了好几个瓶瓶罐罐的回来,陈萱瞧着,都是不错的瓷器。
陈萱还说呢,“哪儿来得这么多东西?” 魏年坐在炕桌旁,拿出来给陈萱看过,唇角含了一丝笑,“大过节的,有些个手头不便宜的,卖些家里摆件,换些钱好过节。
” 陈萱都仔仔细细的给魏年收了起来,魏年还送了陈萱两本书,说,“这是添头,如今书本子不值钱,你拿着看吧。
” 陈萱连忙接了,见是两本有些古旧的书籍,翻开来,纸张已是泛黄,除了印刷的字,还有不少墨字批注,陈萱道,“那天,买那两本字典就花了五块现大洋,这两本书虽薄些,也得一块钱吧。
” “你不晓得,卖那斗彩花蝶罐的那家,死活跟我讲价,磨磨唧唧,我原不打算买他的了,他又找上我。
这是因着后来人出价还不如我厚道,我不想买,他干脆添了这两本书给我做添头,这书能卖几个钱?洋人又不认识咱们的汉字。
你留着看吧,那家祖上也是做官的,虽说如今败落了,估计他家的书还不赖。
”魏年随口说了这书的来历。
既是添头,陈萱就高高兴兴的收了,还同魏年说,“阿年哥,以后你再去收这些瓶啊罐的,都这么着也不赖。
”
好东西一时吃不完,赵老太太就要刻薄儿媳妇,有事没事的就要寻你是非,就是嫌儿媳妇在家得吃这些节下的好吃食。
魏金娘家住的近,不受这口气,一向是过了节就赶紧收拾收拾回娘家的。
连带着俩儿子,一年到头的跟着魏金住外家,衣食住行,可不都得是魏家花销么。
如此,赵老太太就觉着痛快了。
就是魏金,自己也愿意回娘家。
不说别个,在婆家她是媳妇,回娘家却是姑奶奶,这能一样么。
陈萱想一回魏金这婆家事,听魏老太太絮絮叨叨的说着,“那鸡和肘子各单留出一只来,你们大姐爱吃,她在婆家吃不上喝不上的,哎。
”想想闺女,魏老太太很是心疼,再吩咐一句,“连带那炸丸子,炖鱼,都给你们大姐留出一份。
” 陈萱李氏忙应了。
其实,陈萱觉着,魏老太太总说赵老太太刻薄,原本,大家待媳妇和待闺女也是两样的待法。
魏老太太自己也不是宽和人,只是,魏老太太待自己的孩子,当真是极好的。
就是陈萱一向不喜欢的魏金,有时,看着魏老太太这样,什么都想着魏金,陈萱也是隐隐很羡慕魏金的,有亲娘这样疼惜。
陈萱想,若是自己的亲爹娘也在世,想来,也是一样的吧。
陈萱觉着,有时候,别人待你平平,并不是你这个人有什么不好,可能,就是你的身份位置不对。
陈萱是那种,天生没有什么身份位置的人。
于是,当晚,平时只学十个洋文单词的陈萱,一口气学了二十个,魏年还说,“怎么突然这么用功了?” 陈萱认真道,“我得更用功才成。
”她没有一个好的身份位置,靠不来别人,就只有靠自己。
她又不是魏年这样的聪明人,甚至,她每想到离开魏家的那一日,都不知道要何去何从,都不知有哪里是她的寄身依靠之地。
可她又隐隐觉着,她这样无依无靠之人,就得在用功上更用功,在努力上更努力,说不得,还有一条出路。
第27章玩笑 中秋前两天,魏年又从外头弄了好几个瓶瓶罐罐的回来,陈萱瞧着,都是不错的瓷器。
陈萱还说呢,“哪儿来得这么多东西?” 魏年坐在炕桌旁,拿出来给陈萱看过,唇角含了一丝笑,“大过节的,有些个手头不便宜的,卖些家里摆件,换些钱好过节。
” 陈萱都仔仔细细的给魏年收了起来,魏年还送了陈萱两本书,说,“这是添头,如今书本子不值钱,你拿着看吧。
” 陈萱连忙接了,见是两本有些古旧的书籍,翻开来,纸张已是泛黄,除了印刷的字,还有不少墨字批注,陈萱道,“那天,买那两本字典就花了五块现大洋,这两本书虽薄些,也得一块钱吧。
” “你不晓得,卖那斗彩花蝶罐的那家,死活跟我讲价,磨磨唧唧,我原不打算买他的了,他又找上我。
这是因着后来人出价还不如我厚道,我不想买,他干脆添了这两本书给我做添头,这书能卖几个钱?洋人又不认识咱们的汉字。
你留着看吧,那家祖上也是做官的,虽说如今败落了,估计他家的书还不赖。
”魏年随口说了这书的来历。
既是添头,陈萱就高高兴兴的收了,还同魏年说,“阿年哥,以后你再去收这些瓶啊罐的,都这么着也不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