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锡白诸葛少 作品
第50章
观中,并尊奉他们为“青牛散人”。
老臣中书监声泪俱下地谏了一书《谏兴道宗之弊》,将前朝武帝兴道废儒的惨痛下场洋洋洒洒地写了几十页上奏。
不料皇帝非但没有一丝听取之心,反而大发雷霆地将中书监骂了一通,把人给贬去了离京千里的潮州。
又有几人上奏恳请皇帝慎重考虑,下场无一不是被贬或被禁足。
至此,朝中再无一人敢置喙圣上的决定,只得眼睁睁地看着马车将那些跟一层阁楼那么高的丹炉运进宫来。
自从从泰峰回来后,天子就性情大变。
对修道长生之事的热衷痴迷甚至到了疏懒朝政的地步。
右相所荐的太子太师与太子少保人选,皇帝只匆匆瞥了一眼,便让太监拟旨宣读了。
甚至在早朝上扬言,自己在炼丹房“修道”期间,朝中的所有事务都交与二相处理。
元锡白与车骑将军李敢便在这样荒唐的局势下,意外顺利地升了官。
“太子殿下,上回臣交代您读的《三十六计》兵法看到哪了?” 太子楼敏身材瘦小,眉眼细长,生得一副慈眉善目的菩萨像,看上去比同龄人多了几分朴实沉稳。
“回先生,正阅到范睢以远交近攻之计助秦一统六国的故事。
” 元锡白问道:“殿下读完此计有何感想?” 楼敏思索了一会,道:“七国混战之时,各自取利。
秦国因地制宜,以利交结远国,使敌国间上火下泽,正好各个击破,属上中之策。
” “若是燕国、韩国用此计,也能取得与秦国一般的成就吗?”元锡白又问。
楼敏一板一眼地答道:“秦国之所以能逐一攻破六国,自身国力强盛才是最主要的因素,若身为弱国的韩、燕等国强施此计,不仅除不了近患,还有着被盟国背叛反噬的风险。
”
老臣中书监声泪俱下地谏了一书《谏兴道宗之弊》,将前朝武帝兴道废儒的惨痛下场洋洋洒洒地写了几十页上奏。
不料皇帝非但没有一丝听取之心,反而大发雷霆地将中书监骂了一通,把人给贬去了离京千里的潮州。
又有几人上奏恳请皇帝慎重考虑,下场无一不是被贬或被禁足。
至此,朝中再无一人敢置喙圣上的决定,只得眼睁睁地看着马车将那些跟一层阁楼那么高的丹炉运进宫来。
自从从泰峰回来后,天子就性情大变。
对修道长生之事的热衷痴迷甚至到了疏懒朝政的地步。
右相所荐的太子太师与太子少保人选,皇帝只匆匆瞥了一眼,便让太监拟旨宣读了。
甚至在早朝上扬言,自己在炼丹房“修道”期间,朝中的所有事务都交与二相处理。
元锡白与车骑将军李敢便在这样荒唐的局势下,意外顺利地升了官。
“太子殿下,上回臣交代您读的《三十六计》兵法看到哪了?” 太子楼敏身材瘦小,眉眼细长,生得一副慈眉善目的菩萨像,看上去比同龄人多了几分朴实沉稳。
“回先生,正阅到范睢以远交近攻之计助秦一统六国的故事。
” 元锡白问道:“殿下读完此计有何感想?” 楼敏思索了一会,道:“七国混战之时,各自取利。
秦国因地制宜,以利交结远国,使敌国间上火下泽,正好各个击破,属上中之策。
” “若是燕国、韩国用此计,也能取得与秦国一般的成就吗?”元锡白又问。
楼敏一板一眼地答道:“秦国之所以能逐一攻破六国,自身国力强盛才是最主要的因素,若身为弱国的韩、燕等国强施此计,不仅除不了近患,还有着被盟国背叛反噬的风险。
”